發展建言
□ 馬超 徐麗文
省第八次黨代會報告提出,海南要轉型提質升級旅游業,形成“處處有旅游、行行加旅游”的全域旅游格局。憑借優質的生態資源和海陸景觀,低空運動在海南快速發展。“環海南島飛行大賽”通過滑翔傘、無人機競速等系列賽事,提升了海南作為航空運動目的地的美譽度,大批航空運動競技選手、愛好者、設備器材供應商聚焦比賽、聚集海南,為海南形成“體育+航空+旅游”的低空經濟業態進而成為全國低空旅游“標桿”打下良好基礎。鞏固低空運動積聚的流量優勢,創辦航空運動及模型專業展,“以賽帶展”打造海南低空運動產業矩陣,為低空產業建鏈補鏈延鏈的時機已經成熟。
海南低空產業建鏈具備市場基礎
近年來,我省低空旅游新業態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市場供給側與需求側“兩旺”,產業規模與經濟效應齊增,為建立低空運動產業鏈條,發展低空運動和旅游經濟新增長點奠定了良好的市場基礎。
從低空旅游運動產品供給側上看,低空飛行產品結構日益豐富,市場占有量持續增大。海南已經從直升機觀光的單一項目發展成以娛樂飛行體驗、低空觀光、低空旅游交通為主的多類型項目。自2019年起,低空旅游企業主體年均增長5家以上,截至2022年1月,在海南省航空運動協會備案的航空運動相關企業總計24家,較2021年底增加了10家;從飛行架次看,我省熱門旅游目的地城市一年起降超6.5萬架次,約4200小時,載客17.61萬人次,分別占全國的22.5%、47.8%、51.5%,呈現喜人的增長勢頭。
從低空旅游運動產品的消費需求側看,隨著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建設的推進,低空旅游產品深受度假游群體追捧。實地走訪景區及游客調查問卷顯示,54.7%的受訪游客有意向體驗我省低空旅游產品,其中,年齡段在18-34歲之間的年輕游客群體占比81%,女性游客占比62.1%。企業反饋和問卷調查顯示,目前我省滑翔傘、高空跳傘、動力傘等低空旅游產品需求量遠大于供給量,有較大的發展潛力與空間。如省內高空跳傘項目基本需提前一個月預訂,部分滑翔傘體驗節假日可達到70架次/天的滿負荷飛行,陵水紅角嶺飛行營地還成為年接待量穩居全國前三的航空飛行營地之一。
從全域旅游格局上看,行業協會聯合商業公司創新“賽事帶動體育旅游”的發展格局已見成效,全島低空領域正在邁向“處處有旅游、行行加旅游”,以賽事為平臺,聚攏和培養高素質行業人才的局面逐步形成。“賽事+旅游”可以成為行業內選拔和培養優秀飛行員、無人機飛手的有效平臺。通過賽事脫穎而出的優秀人才,在市場中獲得認可并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從而形成閉環產業人才集群效應。當前,以賽事成果為聚焦點,海南已經順利打開舉辦國際新興賽事的新局面。兩屆“環海南島飛行大賽”積累的經驗、人才、傳播效果,受到亞洲航空運動協會以及亞洲電競協會的高度關注,這將進一步聚攏航空運動愛好者和航材設備供應商對海南低空產業的關注與認可。
培育專業展會為低空經濟補鏈延鏈
同時也要看到,海南低空旅游新業態發展目前仍處于起步階段,低空旅游產業鏈縱深不夠,航空消費文化培育不足,航空運動裝備生產銷售、展覽、低空飛行表演、航空嘉年華、低空飛行培訓、論壇等產業上下游關聯產品匱乏,尚不能滿足市場多元化消費需求。
發展短板也是趕超的方向。省第八次黨代會提出,不斷做大做優做強細分產業,讓海南現代產業體系這棵大樹枝繁葉茂、碩果累累。推動低空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為海南形成低空經濟新增長點,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補鏈、延鏈目標可期。
充分利用消博會優勢,培育航空運動類專業展。目前,全球模型運動器材(如航空航天模型、航海模型、車輛模型、建筑模型等)的主要產地在我國,而航空運動器材(如各類運動飛機、直升機、跳傘傘具等)則主要是在海外生產。海南自由貿易港是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交匯點,國內外低空航材的研發、生產、展示、銷售,都可依托海南豐富的體育旅游資源、展會承載資源、免稅消費資源等良好基礎,借助自由貿易港進口加工增值免稅進入內陸市場的政策優勢,實現國際航空運動器材生產制造企業嫁接包括海南在內的中國內陸優質產能的目標,進而促進更多國內外航空運動企業在海南落地,促進形成國際化航空運動器材產業鏈在海南和內陸的聚集效應,推動國內航空運動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消博會可與低空運動類企業結合開展相關飛行體驗活動,利用消博會平臺提高民眾對低空飛行的認知度。同時,可探討在消博會增設低空飛行裝備專業展區、舉辦低空經濟發展論壇,未來在行業主體和消費群體規模逐步擴大之后,獨立舉辦航空運動及模型專業展會。
打造完善業態產品體系,充分釋放市場潛能。借助消博會平臺,創設航空運動類消費品專業展區、舉辦航空運動器材與模型配套活動、孵化低空經濟行業,實現低空經濟業態產品體系的形成。加大航空消費文化培育力度,以航空運動品牌賽事為抓手,延伸開發各類飛行訓練基地、航空運動裝備銷售、無人機體驗、航空主題研學、航空嘉年華等低空旅游全產業鏈產品,推動低空觀光旅游產品向低空運動體驗、低空主題游產品升級,進一步培育低空旅游消費熱點,釋放低空旅游消費潛力,開拓低空旅游消費市場。
鼓勵支持低空旅游企業圍繞“食住行游購娛”有針對性地建設一批旅游接待設施、娛樂設施等旅游配套設施,著力提升產品服務水平,加強對服務人員專業化、標準化服務的培訓,強化從業人員服務意識,以此豐富游客體驗,增強游客黏性,延長游客停留時間,提高游客體驗感和獲得感。
發揮行業專業力量,服務新興產業業態。航空運動業態特殊,各領域之間專業差異較大,綜合監管與服務是一個難題。在國際上,通常是由國際航空運動協會出臺行業標準,從設備、人員、場地等方面對從業企業或人員進行規范。中國航空運動協會對航空運動舉辦各類目,均出臺過相應的行業標準。海南省航空運動協會作為中國航空運動協會的全國理事單位,具備行業專家力量支持的能力和資源。應充分借助本地行業與行業協會力量,結合海南實際情況,落實更符合本地需求的行業標準實施方案,在研究制定低空旅游企業運營和服務標準、低空旅游產業規劃和管理制度等規章制度和行業標準,以及針對航空運動賽事及航材研發制造企業的招商引資等方面發揮作用。
【本文系海南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課題(JD20-3)階段性成果,執筆人:海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海南師范大學分中心馬超,海南省航空運動協會徐麗文】
原標題:為海南低空產業建鏈補鏈延鏈
責任編輯:陳倩柔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