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全媒體訊(椰網/海拔手機端記者 史若木 攝影報道)“小語,小語,開燈。”5月24日上午,“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海南省全媒體采訪團來到瓊海市博鰲東嶼島,體驗自動駕駛小巴車。當小巴車行駛至隧道時,車內光線隨之變暗,隨行人員對話語音系統,話音剛落,車廂內的燈隨之打開。
自動駕駛小巴車是博鰲東嶼島車輛網項目之一,該項目通過自動駕駛車輛和新能源車輛雙疊加,釋放出國內技術領先和低碳零排放雙效應,讓技術領先和綠色低碳“雙標”立得穩行得遠。
12輛自動駕駛車全都是新能源車
“項目目前共投入12輛自動駕駛車。”干可是海南省智慧交通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據他介紹,12輛車中有4輛是自動駕駛出租車,每臺最遠路線達34公里;4輛可乘坐10人的自動駕駛小巴車,最遠路線是8公里;2輛自動駕駛清掃車;2輛自動駕駛售賣車。
每種類型的自動駕駛車都有規定的線路,自動駕駛出租車的路線是從博鰲機場到培蘭大橋中心,可提供網約車服務;自動駕駛小巴車的路線是從培蘭大橋游客中心到金海岸大酒店,路上有4個接駁站點,游客可在任何一個接駁站點上下車。自動駕駛清掃車的線路是博鰲會議中心環道和遠洋大道沿線。自動駕駛零售車可實現景區內的智能移動及宣傳推廣。
“這12輛自動駕駛車都有一個共同點,它們都是新能源車輛。”干可說,海南打造以博鰲東嶼鎮為重點零碳示范區,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博鰲東嶼島車輛網項目更是要做排頭兵,在車輛選擇上要做綠色低碳的領頭羊。
4種自動駕駛車型提供貼心服務
“這是一輛自動駕駛零售車。”干可走到零售車的貨柜前,點擊屏幕上的瓶裝水,隨之跳出一個支付二維碼,干可微信掃碼付錢后,瓶裝水隨之調到可拿區域,整個過程不過一兩分鐘。“零售車不僅能夠自動駕駛,而且還有冰柜,能為游客提供更貼心的服務。”干可說。
在自動駕駛零售車旁邊,有一輛小巧可愛的自動駕駛清掃車,前面兩邊的車底有兩個噴頭,兩邊噴出的水各像一把透明的傘,覆蓋面積大,降塵的同時,走過的地面瞬間濕潤。“夏天很熱,環衛工人打掃衛生很不容易。”干可說,自動駕駛清掃車可解決這一難題,無論是從游客角度,還是從環衛人員的角度,都很人性化。
“自動駕駛出租車和小巴車能全天候24小時為市民游客服務。”干可說,四種不同車型,為市民游客提供不同的暖心服務。
三個支架筑牢安全網
每個物體都是由簡單的圖形構成的,而三角形有著穩固、耐壓、堅定的特點。在自動駕駛出租車和小巴車的使用中,乘客最需要的就是乘車中具備三角形穩固、耐壓的安全性。自身完備的設備、安全員和運控平臺,就是自動駕駛車筑牢乘客安全的三個支架。
“8個攝像頭、6個激光雷達、1個毫米波雷達。”干可介紹到,自動駕駛小巴車上的這些設備,可以讓小巴車識別路況周邊的情況,如是否有人、前方是否有障礙物等。
此外,自動駕駛小巴車上還有兩個緊急按鈕,遇到緊急情況,乘客按下緊急按鈕車輛就會停下。“每名乘客必須要系上安全帶,否則車輛語音系統會一直提醒。”干可說,如果自動駕駛小巴車看到前面有障礙物,會自動剎車。
自動駕駛出租車同樣配備識別路況的設備,這是筑牢乘客安全的第一個支架。
除了車輛自身的設備外,每輛自動駕駛小巴車和出租車上,都會配備一名安全員,這是筑牢乘客安全的第二個支架。出租車上有方向盤,遇到緊急情況,安全員可手動操作。
筑牢乘客安全的第三個支架是運控平臺。“自動駕駛小巴車要出去,但前面的路太窄出不來。”龍旭斌是一名位于后臺的自動駕駛安全員,他說,如果車速太快、遇到障礙物無法避開,又或是遇到危險時,就需要在后臺通過按鍵移動車輛。
在三個支架的共同作用下,自動駕駛小巴車實現國內首次小巴車長隧道內自動駕駛,出租車運行至今未發生過安全事故。另外,該項目的建設,對標了冬奧會首鋼園車輛網項目的技術集成,為熱帶車路協同環境提供了測試條件、路側設備實現精準差異化部署、構建豐富多彩的應用場景。
原標題:雙疊加釋放雙效應!海南又一項目實現國內首次
責任編輯:林靖鈞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