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特區報訊 海南省第八次黨代會報告提出,“堅持生態立省,建設生態一流、綠色低碳的自由貿易港”。當前,“六水共治”攻堅戰已在我省全面打響。24日下午,海南省全媒體采訪調研行來到萬寧小海,探訪小海流域生態治理的實踐和經驗。
如今萬寧小海周家莊段的景象。
據介紹,萬寧小海是中國最大的潟湖內海,面積約43平方公里,水清景美,海產豐盛。迎著蒙蒙細雨,穿過鄉間小路,采訪團一行來到了周家莊的小海邊。放眼望去,雨中的小海水面平靜,近岸的灘涂還有村民散養的鴨子在游曳。然而,就在幾年之前,小海曾因圍海造塘、無序養殖,一度陷入重度污染的境地。
周家莊社區黨支部書記夏可平回憶,在他孩童時代,小海是村民生活的樂土,“水里隨便都能抓到魚蝦”。但是,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大面積造塘養蝦造成污染嚴重。夏可平告訴記者,小海周邊分布著3個鎮22個行政村約18萬人口,圍海造塘熱潮興起后,小海周邊的魚蝦塘已經增長到了1.2萬畝。大量的生活污水、養殖尾水直排,小海的水質急劇惡化,2017年中央環保督察和國家海洋督察均指出:萬寧海水水質從2013年二類惡化至2015年劣四類,污染嚴重。
“水質惡化、養殖業減產,惡性循環之下,小海已經到了不得不治理的地步。”萬寧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林斯健是萬城鎮人,之前在省外工作,2020年前后回到萬寧,對于小海的水質問題,他有著切身感受。“當時的小海水是黑的,蹚進去再出來,腳都是癢的。”林斯健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為了修復小海的生態環境,萬寧市委市政府于2019年10月成立了萬寧小海環境綜合治理項目領導小組,市委書記、市長擔任雙組長,匯聚全市力量推進小海生態治理。首先,是清退周邊的養殖池塘和養殖漁排。萬寧投入3億多元,清退了禁養區養殖池塘8693畝,全部拆除2.4萬余口養殖漁排。
其次,是開展海洋環境調查和污染源調查等,為小海生態修復提供技術支撐。同時,策劃實施納潮活海、治污凈海、生態藍海、智慧管海、惠民用海五大類生態工程,系統化解決小海流域的可持續發展問題。
經過兩年多的治理,小海的環境面貌得到了較大改善,水質達到海水三類標準。“我們的遠期目標是通過5年的治理,使小海的水質達到海水二類標準,基本恢復小海生態系統環境服務功能。”萬寧市水務局副局長李亞妹表示,當前小海仍存在水體污染和農業面源污染突出的問題,萬寧將圍繞“治污水、保供水、排澇水、防洪水、抓節水、優海水”的目標,多部門聯動,系統化推進小海生態治理,力爭2025年將小海水質提升至二類水質,“那時的小海,將真正做到景色優美、水清岸綠、海鳥翔集、水產豐富,實現人水和諧。”記者 林文星 文/圖
原標題:萬寧小海生態治理成效初顯 力爭2025年將水質提升至二類水質
責任編輯:林靖鈞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