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5月24日消息(記者 蒙健)近日,記者從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比全國提前了一年時間實行的《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監管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構建全省統一的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監管機制,將“雙隨機、一公開”監管、重點監管等與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結果有機結合,實施低干預、高效能、差異化精準靶向監管,有效防范區域性、行業性和系統性風險。
據介紹,2020年7月,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制定印發了《辦法》,明確在依法歸集企業信用信息的基礎上,按照企業信用風險分類標準,綜合運用互聯網、大數據、機器學習等現代技術手段對企業信用風險進行自動分類。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系統的指標體系由企業基礎信息、企業動態信息、企業監管信息、企業關聯關系信息和社會評價5個一級指標,81個三級指標構成。
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一相關科室負責人介紹,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結果的應用場景主要是將“雙隨機、一公開”監管、重點監管等與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結果有機結合,根據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結果實施差異化監管。
針對低風險的企業,實行適度寬松的監管,適當降低“雙隨機、一公開”抽查比例和頻次;對中風險企業實行常規監管,保持正常監管頻率,定期開展大數據監測,按正常比例和頻次開展“雙隨機、一公開”監管;針對中高風險企業實行重點監管,提高監管頻率,列為重點監測對象,定期不定期開展大數據監測,適當提高“雙隨機、一公開”抽查比例和頻次;針對高風險企業實行嚴管重罰,大幅提高監管頻率,列為重點監測對象,定期不定期開展大數據監測,增加監測次數,大幅度提高“雙隨機、一公開”抽查比例和頻次。
有結果顯示,2021年,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在開展“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工作中,根據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結果確定抽查比例和頻次。抽查結果表明,信用風險越高的企業,檢查發現問題的比例越高。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