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記者 謝凱 于偉慧
茶園星羅棋布,鍋里茶青翻騰……5月18日上午,五指山市水滿鄉毛腦村毛納村民小組,一幅鄉村振興的圖景正徐徐展開。
5月18日,俯瞰五指山水滿鄉毛腦村毛納村民小組。本組圖片均由本報記者 李天平 攝
循著游客們漫步的方向望去,村里新開的兩間農家樂頗為熱鬧。大家在此了解黎村故事,觀看黎錦制作,品嘗黎家美食,不時買上幾包大葉茶。
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村里調研,指出鄉村振興要在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上下功夫,繼續做強做大有機農產品生產、鄉村旅游、休閑農業等產業,搞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全面振興有效銜接。
總書記的關切,讓村民們備受鼓舞,更加堅定了發展產業的信心——
手工茶坊內,村民王柏和與妻子端來濃香的大葉茶,招待遠方來客。如今,夫妻倆一門心思撲在炒茶上,茶葉生意經營得很不錯。“我們要努力奮斗,過好當下的幸福生活。”王柏和說。
涼亭下,村民王葉偵正織著黎錦,身旁擺放的手工茶葉、黎錦服裝、黎家米酒等別具特色,吸引不少人駐足購買,“村子里游客多了,一天忙活下來,我能掙到上百元。”
5月18日,毛納村村民在制作黎錦。
“你們看這只戴著黎錦圍脖的‘五腳豬’,是不是很憨厚?”非遺展示館里,返鄉創業青年卓書顏向游客介紹著自家的非遺文創產品。他計劃著根據市場需求,再打造更多融入黎族元素的產品。
毛腦村駐村第一書記、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高力介紹,毛納村共33戶128人,茶葉種植面積約572畝。這里生態環境優美,生產的大葉茶味甘清香,正在嘗試推進茶旅融合發展。
今年“五一”假期,五指山市組織多家當地茶企到毛納村展銷茶葉,廣受游客歡迎。整個假期,全村共計接待游客近3000人次,獲得旅游收入超10萬元。
5月18日,毛納村村民在向游客介紹當地的特色產品。
“市里正在謀劃建設毛納村茶旅融合項目,推出相應旅游線路,打造生態旅游產品。”五指山市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局負責人介紹。該市農業農村局負責人則表示,目前相關部門正在指導毛納村茶農及該市茶葉企業做好產業規劃,用好五指山紅茶的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發揮品牌效應。
“五指山市將繼續做大茶葉品牌影響力,把茶農增收作為產業發展的核心,集中力量扶持打造一批茶園、茶村,鼓勵發展和構建新型茶旅模式,布局和配套相應基礎設施,以茶促旅,以旅興茶,通過融合和延伸產業鏈,提升茶產業的文化價值。”五指山市委書記朱宏凌介紹。
據了解,村名“毛納”在黎語里指的是青蛙,黎族民眾認為其寓意著幸福和興旺。
摘茶青、織黎錦、釀米酒……如今,毛納村村民正在用自己的努力奮斗,迎來生活幸福和產業興旺的紅火日子。
(海南日報五指山5月18日電)
原標題:五指山市毛納村探索發展茶旅融合產業,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青山引客來 茶鄉蘊新機
責任編輯:陳倩柔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