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日報記者 邱江華
身處博鰲,撲面而來的是來自浩瀚大海的風。
4月20日,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如期而至。自2001年,博鰲亞洲論壇正式宣告成立,21年來,論壇茁壯發展,成為立足亞洲、面向世界的具有影響力的全球性交流平臺。
從提出牢固樹立命運共同體意識,到系統闡述命運共同體理念,再到強調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2013年以來,國家主席習近平多次出席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并發表主旨演講,向世界發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議。
博鰲亞洲論壇,也從發出亞洲聲音,轉向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凝聚共識的重要平臺,為世界發展貢獻“中國智慧”“博鰲方案”。
俯瞰博鰲亞洲論壇會議中心。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
回應時代關切 推動亞洲經濟一體化
“經歷了這場世紀疫情,亞洲跟世界的發展面臨著很多迫切需要探討和解決的問題,人們有很多話要說,有很多的問題要尋找答案。”在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閉幕新聞發布會上,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李保東表示,作為世界上最主要的國際論壇會議之一,2021年的年會在疫情之下仍然盛況空前。
回溯博鰲亞洲論壇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發現,論壇的生命力和影響力,在于對亞洲和世界各國共同命運的關切。
危機呼喚合作,開放亟待交流。博鰲亞洲論壇誕生于亞洲金融危機爆發之后,亞洲國家痛感需要一個平臺來凝聚亞洲的共識,發出亞洲的聲音。
1998年9月,拉莫斯等前政要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共同倡議成立“亞洲論壇”,在選址上,美麗淳樸的“小漁村”博鰲得到了大家的青睞。這一倡議得到海南省的積極響應,更得到中國政府的大力支持。
2001年2月,博鰲亞洲論壇正式成立并通過《博鰲亞洲論壇宣言》。
《博鰲亞洲論壇宣言》明確,堅信亞洲各國之間的對話、協調和合作,將進一步鞏固和深化亞洲內部、亞洲與世界其他地區之間的經濟聯系;為亞洲各國政府、商業領袖和專家學者提供一個高層對話平臺,在應對不斷出現的全球性經濟挑戰方面,闡明亞洲的觀點。
瓊海市博鰲鎮東嶼島一景。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
正如曾任博鰲亞洲論壇理事長的菲律賓前總統拉莫斯所言,論壇是在一個正確的時間,建立在了正確的地方。
從2002年首屆年會聚焦“新世紀、新挑戰、新亞洲——亞洲的經濟與合作”,到隨后幾屆年會在“亞洲尋求共贏”的共題下探討“合作促進發展”“一個向世界開放的亞洲”等,政界領袖、商界翹楚、學界精英匯聚博鰲,探討“亞洲方案”。
從成立之初的“亞洲尋求共贏”,到2008年金融危機后的“綠色復蘇”“包容性發展”,再到后來的“亞洲新未來”……這些年會主題緊扣推動區域經濟交流和發展的熱點問題,為亞洲經濟發展探索有效途徑,也為亞洲經濟適時轉型提供前瞻性的思路和引導,受到了亞洲各經濟體的廣泛關注。
匯聚全球共識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與世界同行,匯聚共識與力量。
在博鰲亞洲論壇2013年年會上,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主旨演講中指出,我們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應該牢固樹立命運共同體意識。
在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上,國家主席習近平又發表了題為《邁向命運共同體 開創亞洲新未來》的重要講話,系統闡述了命運共同體這一理念,并用四個“必須堅持”深入闡述了如何邁向命運共同體。
在2017年,中國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重要理念被寫入聯合國安理會決議,成為推動全球化的重要戰略。
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理念由博鰲激蕩開來,迅速傳遍全球,成為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景與追求。與此同時,作為推動構建亞洲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平臺,博鰲亞洲論壇發揮了獨特而重要的作用。
發出“共識”的“宣言”——
2017年,逆全球化聲音在一些地區此起彼伏。當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發布促進經濟全球化宣言,呼吁世界各國政府和全球企業界,堅持推進市場開放、包容性增長和經濟合作,確保經濟的共同繁榮和可持續增長。
探尋合作的機制——
“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分論壇搭建起參與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合作平臺;“中國-東盟省市長對話會”填補了中國-東盟地方政府交流機制的空白;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島嶼經濟分論壇為世界島嶼經濟體搭建起交流合作的橋梁。
當今世界發展中,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只有彼此互聯相融才有未來。2013年,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后,共建“一帶一路”成為各國合作共贏的生動范例。
隨之,“一帶一路”也成為博鰲亞洲論壇的熱詞,無論是經濟報告,還是論壇研討,都為走共同發展道路指明方向。今年,“一帶一路:合作發展的新實踐”等一系列活動將在論壇年會舉行。
發出博鰲聲音 為全球發展貢獻良策
在新冠肺炎疫情深刻改變世界的背景下,如何繼往開來,促進各國攜手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分論壇設置的議題緊扣時代熱點,無論是“打造后疫情時代國際合作新格局”,還是“逆勢上揚的‘一帶一路’合作”等,都著力為世界開出一份新的“博鰲方案”。
今年,博鰲亞洲論壇將繼續共商疫后亞洲與全球發展大計,聚焦綠色發展、創新發展、包容發展、合作發展,致力于促進國際團結與合作。
在21年的發展歷程中,博鰲亞洲論壇從小到大,博鰲聲音由弱到強,目光投向全世界,為全人類的共同議題發聲,為全球發展貢獻良策。
——當世界經濟遭遇嚴重沖擊時,如何找尋恢復的動力?
“‘一帶一路’有望成為各國加強合作的重點,在對沖疫情影響、促進經濟恢復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需要關注不斷出現的新經濟業態、新技術、新趨勢,為破解發展難題、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新理念、新思路、新辦法。”
——當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涌動時,如何推進全球治理?
國際合作、全球化、WTO改革、RCEP……在論壇發言和嘉賓探討中,這些詞被反復提及,凸顯完善全球治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從經濟議題到政治議題,從應對危機到尋求合作,從亞洲一體化到構建亞洲命運共同體,再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博鰲亞洲論壇內涵不斷深化。
也正是因為如此,論壇作為面向世界的“全球思想庫”的角色不斷強化,亞洲從一個被邊緣化,聲音不是很響亮、很清晰的地區逐漸成為一個能夠在全世界發出比較響亮的聲音、對全球有影響力的地區。
四海賓朋再相聚,又到一年博鰲時。讓我們借助論壇,在新時代繼續并肩同行、攜手共進,共同推動經濟全球化和自由貿易進程,共同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開創亞洲和世界的美好未來!
?。ū緢蟛?月20日電)
原標題:二十一年,博鰲亞洲論壇茁壯發展,成長為具有影響力的全球性交流平臺 博鰲春潮納百川
責任編輯:陳倩柔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