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4月20日消息(記者 汪慧)“綠色”話題是今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的熱點之一。4月20日,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主任、北京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院長馬駿圍繞碳中和實現和綠色金融發展等熱點問題進行了解讀,并對海南的綠色發展提出發展建議。
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北京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院長馬駿。記者 鄭光平 攝
專業機構輔導實體企業做好執行方案
我國已經明確了“雙碳”目標,力爭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實現碳中和面臨怎樣的挑戰和機遇呢?
馬駿認為,中國在設施路線圖方面,在發展中國家是領先的,國家層面有1+N的規劃,能源、交通、建筑、制造業等很多行業框架性的路線圖已經比較明晰,這些路線圖都為金融業提供了非常好的指引。
不過他也指出,雖然路線圖已經規劃,但是很多實體企業還不具備提出方案的能力,僅部分優秀的行業領軍企業有相關方案,預計未來更多企業將參與規劃,特別是金融機構,不僅規劃路線圖,還會有具體的執行型方案。
他指出輔導企業做規劃和應對方案的重要性,建議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和大型商業銀行等專業機構對企業做業務轉型方面的輔導。
轉型金融是協助推進我國能源結構綠色化的有效路徑。馬駿建議繼續深化轉型金融研究,實現綠色金融與轉型金融的有序有效銜接,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舉措。
海南具備發展綠色低碳產業的優勢
《海南省“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海南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2022年,海南要爭做“雙碳”工作優等生。海南在綠色發展的道路上有哪些獨特的優勢?未來的發展前景如何?
馬駿談道,從海南本身的資源稟賦來看,有幾個領域可以重點發展綠色低碳的產業。“探索海上風能是一個很自然的選項,做得好,海上風能的成本通常來講會比較低,這是新能源的一個機遇。”
他還指出,海南在綠色交通領域當中是領先的,因為海南已經宣布到2030年不再銷售傳統燃油汽車,推廣清潔能源汽車。他建議仔細研討如何利用這樣的導向把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帶動起來。“新能源汽車有一個鏈條,比如汽車制造、電池、儲能等等,應該探索這些鏈條如何充分發揮起帶動綠色產業鏈的功能,甚至可以帶動金融。”
他分享了廣州進行的金融服務探索。廣州通過綠色供應鏈模式,將廣汽作為龍頭企業,給為廣汽提供零部件原材料的中小型企業打分,“打ESG的分,ESG的排分比較高的中小型企業,就進入綠色中小企業庫,地方政府給貼息支持,提供低成本的貸款,這樣就推動了中小企業的發展。”他建議海南借鑒類似模式。
除了能源、交通,馬駿認為建筑也是一個可以探索的領域。“海南的平均氣溫很高,大部分時間要用空調,空調要用電,海南在綠色建筑有很多想象空間,建議盡快探索一些綠色建筑模塊來適用海南的氣候條件,降低能耗,使得海南建筑的能耗和建筑碳排放能夠降得比全國的平均來得更快。”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