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海南工作是什么樣的體驗?在這里,大海會悄然融入你的生活,工作有時會像度假一樣浪漫;在這里,奮斗是大家共同的語言,你成長的每一個瞬間都會被看見;在這里,你會發現諸多機遇,只要你愿意,每一份努力都會以最美的姿態綻放。
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地有識之士正在陸續匯入海南自貿港的建設隊伍,迅速成長為各行各業的業務骨干。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開設專欄,邀請他們講述與海南結緣、在海南逐夢的精彩故事。
人物名片:
蔡於旭,海南慧牛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南海鄉土人才。2016年從北京回到家鄉澄邁創業。
蔡於旭于1997年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在北京生活穩定的他,2016年響應國家“精準扶貧”的號召,回到了家鄉海南澄邁創業,打造出慧牛品牌,成為海南返鄉大學生創業中響當當的人物。
蔡於旭。受訪者供圖
“我剛回到澄邁的時候,當地政府為返鄉創業人才的扶持力度很大,我拿到了11萬元的創業扶持資金,并在辦證、建廠等過程中也收到了來自很多人的幫助。”蔡於旭說,正是一系列扶持創業政策的幫助,讓他的養牛事業順利走上了正軌,也讓他堅定了在家鄉發展的決心。
回到澄邁后,他成立了養牛專業合作社,申請注冊了澄邁慧牛商標,吸納瑞溪鎮83多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共同發展本地小黃牛養殖產業。2018年,蔡於旭與另外4名返鄉大學生合作,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在澄邁金江鎮創辦了第二個養牛基地,并注冊成立了海南慧牛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蔡於旭。受訪者供圖
短短的幾年時間里,他扎根鄉村,發展了產業,帶動澄邁、文昌等地數千名百姓走上了脫貧致富之路。
養牛養出名堂后,蔡於旭并不滿足于此。在他看來,養牛,卻不止于牛。“牛糞可以為蚯蚓制作有機肥,用來給牧草施肥,草可以喂牛,這樣形成的閉環不僅降低養殖成本,而且更加綠色環保。”現在,蔡於旭正計劃著在全省打造一個以小黃牛為中心的可循環產業鏈,并充分結合海南自貿港優勢,建成海南最大的國內外牛肉貿易中心。
事以才立,業以才興。隨著規模越來越大,蔡於旭認識到團隊需要更多專業人才的加入。2019年,蔡於旭和另外兩位返鄉大學生籌建了澄邁才存鄉村振興學院,希望通過“引智、育人、服務”搭建一個集理論研究、實踐指導和人才培養的“三農”教育平臺,打造立足海南、輻射全國的鄉村振興實踐培訓基地和返鄉創業成果交流、展示和推廣中心。
蔡於旭。受訪者供圖
“我會用我自己的案例來告訴他們,在海南農村發展一樣可以大有作為!”在2021年海南自貿港招才引智活動啟動之際,蔡於旭希望可以趁著自貿港建設的東風,吸納一批有專業技能的畜牧人才和營銷人才,一起發展產業,助力鄉村振興。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記者 韓星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