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老海南’,也是個‘新海南’。”來到海南11年,法國人高德華操著一口流利的中文,把自己稱為“新海南人”。這片熱土,也在吸引更多的“新海南人”。
2020年6月1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公布以來,海南共引進各類人才26萬人,較總體方案發布前同比增長391%;從2018年4月13日到今年9月底,海南共引進人才35.8萬人,較“4·13”以前同比增長916%。與此同時,海南全省常住人口突破1000萬人,達到10081232人,十年增長近141萬人。
“人才之翼”,凸顯“雁陣效應”,帶動海南自由貿易港各行業穩步向前發展。2021年上半年,海南全省地區生產總值2885.85億元,同比增長17.5%;2021年一季度,海南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96億元,同比增長19.8%,增速居全國第二。
人因事聚,事因才興。數字的背后,是海南飛速前進的步伐;撐起這步伐的,是“請得來”、“留得住”的海南聚才故事。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記者 賀立樊 /文
君自遠方來
共以夢為馬
當2020年12月16日,海南省委人才發展局下發《關于海南自由貿易港高層次人才認定權限首批下放單位的通知》,將海南自由貿易港高層次人才認定權限首批下放給97家用人單位之后,海南引進人才的機制更加靈活,入瓊人才數量再一次增加。
2021年一季度,海南全省認定和備案高層次人才1622人次。來自河南的曹鵬波正是其中一員,他于2021年3月被認定為海南自貿港高層次人才,忍不住感慨:“海南高度重視高端人才,增強了我們對海南的歸屬感!”
人才是第一資源,一切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自從2020年來到位于崖州灣科技城的一家科技公司以來,李嬌每天接待許多前來考察的企業代表,大家都對“在海南自貿港工作的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其個人所得稅實際稅負超過15%的部分予以免征”這一政策十分感興趣。
李嬌覺得,這是海南的誠意,也是每一位追夢人的機遇。
2018年4月13日以來,海南累計推出超過70項人才引進優惠政策。持續全球招聘,封閉運作海南首支人才培養專項基金,放寬境外人員參加職業資格考試和執業限制,放開高校畢業生落戶限制等措施,為自貿港建設蓄足能量。
通過“云招聘”平臺,海南省2020年首批面向全球招聘活動共接收簡歷近51萬份,招聘崗位65481個,正式簽約人數50559人,正式簽約率達到77.21%。
人才齊聚,助推高效的建設速度。2021年7月13日上午,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項目2021年度第四批集中開工活動在全省各地同步舉行,本次集中開工項目共129個,總投資381億元。
“短短三個月,我們就完成了所有開工準備工作,順利開工。”速度之快,效率之高,讓華熙生物董事長趙燕充滿信心,“看到了海南自貿港高效的辦事效率,堅定了深耕海南的決心與信心。”
君自遠方來,共以夢為馬。四方奮斗者共聚自貿港,追逐自己的夢想,也在成就更大的夢想。
四海同一聚
共建自貿港
自從2019年8月正式入職海南國際經濟發展局以來,哈薩克斯坦小伙魯斯蘭利用語言特長,服務全球投資者。在日常工作中,除了主動對接和服務全球投資者,通過社交平臺向海外推介海南也是魯斯蘭的一項重要工作。
一年前,當魯斯蘭翻譯《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時,他被其中關于外籍人才的開放政策所吸引,“這為外國企業和個人在海南追夢提供了支持。”
熟練使用中文、俄語、英語的魯斯蘭,在海南國際經濟發展局擔任信息宣傳處主管、全球新聞官、俄語服務官。2020年9月4日,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在北京舉辦。作為此次服貿會推介視頻12大領域推薦行業講述人代表之一,魯斯蘭選擇使用中文,“因為我是‘新海南人’。”
面向全球,服務全球。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作為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海南積極“走出去、請進來”,截至目前,共引進上萬名外籍人才。同時,試行“四方目錄”管理制度、印發《外國人來海南工作許可暫行管理辦法》,為外籍實用型人才來瓊服務提供政策便利,實現外國人工作許可、居留許可信息共享和聯審聯檢,辦結時間比原來至少節省20%。
2020年初,在三亞工作生活11年的法國人高德華獲得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從2010年至今,在高德華和同事們的努力下,三亞半山半島帆船港游艇會碼頭從一片荒灘蛻變為亞洲首家白金五金錨游艇碼頭,帶動三亞游艇業穩步發展。
2021年元旦假期,三亞吸引1.06萬人次乘游艇出海,共計1068艘次。2020年新增登記游艇139艘,同比增長27.7%。
這一切,讓高德華充滿自豪與成就感。曾經以海為家,如今扎根海南,高德華能夠繳納社保,能夠手機購票,早已成為一名真正的“新海南人”。
吸引人才是發展的基礎,留住人才則是讓發展足以持久的方向。2020年10月27日上午,海南首個國家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在海口復興城互聯網信息產業園揭牌成立,為海南自貿港實施更加積極、開放、有效的人才政策,探索更為開放靈活的國際招才引智模式和創新創業體制機制提供了舞臺。
截至目前,基地核心區已吸引外資企業75家。認定23家省級外籍院士工作站(團隊創新中心),由來自美國、英國、德國、日本等12個國家的醫療健康、電子信息、熱帶高效農業等領域的外籍院士領銜服務海南自貿港建設。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發布4個月后,《海南省文物博物系列專業技術資格評審條件(試行)》出臺,規定在海南工作的港澳臺專業技術人才、持有外國人永久居留證或各地頒發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居住證的外籍人員,可按規定參加職稱評審。
“不僅是對專業能力的認可,也是對全世界人才的歡迎。”2020年12月24日,德國籍華人吳運霞成為海南首位評上中國專業技術職稱的外籍人士。
四海同一聚,共建自貿港。“請得來”、“留得住”,彰顯海南自貿港對外開放的形象。
諸君皆于此
風光無限好
無論來自何方,無論國內國外,包容萬千的海南自貿港,正在以融匯四海的胸懷,為每一位來到這里的人提供機遇與實惠。
2020年8月30日,載重15萬噸的中遠海運能源“遠東海”輪一交付,就領到了“中國洋浦港”船籍證。“沒跑過一趟洋浦,3個工作日辦好證。”洋浦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和海南海事局等部門主動服務,讓中遠海運特種運輸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董宇航早早領到了船舶所有證書和文書。
君子之交,貴在交心。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海南與全世界的投資者、創業者、從業者“交朋友”,讓所有人都能在海南感受到舒心、安心、暖心,讓每一份事業都能在海南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2021年9月9日下午,在第十四屆全運會上,海南選手畢焜以絕對優勢領先對手,代表海南奪下男子帆板RS:X級決賽金牌,這也是本屆全運會海南代表團的首金。就在兩個多月前,畢焜剛剛拿到了東京奧運會男子帆板RS:X級銅牌,改寫了中國男子帆板奧運會無牌的歷史。
接連創下佳績的畢焜,總是說:“感謝海南。”2014年,當畢焜來到海南時,他還尚未進入國家隊。海南帆船帆板隊為畢焜配備了康復師、訓練師,為他量身打造最優質的訓練和比賽安排,7年時間一刻不停地關心與保障,讓畢焜成長為中國男子帆板的領軍人物。
畢焜的帆板在浪尖馳騁,海南自貿港這艘“巨輪”也在劈波斬浪。
2021年上半年,海南全省地區生產總值2885.85億元,同比增長17.5%;2021年一季度,海南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96億元,同比增長19.8%,增速居全國第二。
2021年5月13日,海南省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海南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結果。全省常住人口10081232人,10年增加140多萬人,增長16.26%,增速比全國平均水平快10.88個百分點。
人口紅利的釋放,凸顯人才勢能的提升。目前,海南全省共支持新建145家院士工作站和團隊創新中心、31家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動)站,聯系掌握“候鳥”人才近2萬人,其中院士達227位,海外院士21位,諾貝爾獎獲得者7位。其中,院士創新平臺已申請專利30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800余篇。
四方聚才,共創未來。無數個夢想,都能在海南照進現實,不僅能實現個人價值,更為穩步前行的海南自貿港建設注入強勁持久的動能,激發嶄新的活力。
原標題:四方聚才 共創未來 “請得來”“留得住”這片熱土,正在吸引更多的“新海南人”
責任編輯:陳仕超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