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海南工作是什么樣的體驗?在這里,大海會悄然融入你的生活,工作有時會像度假一樣浪漫;在這里,奮斗是大家共同的語言,你成長的每一個瞬間都會被看見;在這里,你會發現諸多機遇,只要你愿意,每一份努力都會以最美的姿態綻放。
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地有識之士正在陸續匯入海南自貿港的建設隊伍,迅速成長為各行各業的業務骨干。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開設專欄,邀請他們講述與海南結緣、在海南逐夢的精彩故事。
人物名片:
劉華中,博士,海南大學研究員,博/碩士生導師,海南省“千人專項”入選者。
2020年11月,劉華中作為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楊天若團隊成員隨團來到海南,全程參與海南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從正式成立到走向正軌。在他看來:“萬物互聯的時代,各行各業開啟全面數字化,這意味著我們不僅要引進越來越多的信息化高層次人才來到海南發展,也要做好人才培養和儲備,為海南自貿港輸送更多有用的信息化技術人才。”
《智慧海南總體方案(2020-2025年)》中明確,至2025年底初步將海南打造成全球自貿港智慧標桿。“數字經濟是建設智慧自貿港的有力引擎!”劉華中告訴記者,他所在的楊天若院士團隊,一直致力于人機物智慧空間的研究,海南自貿港在數字經濟領域中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這是吸引團隊來海南工作的最重要原因。
劉華中。(受訪者供圖)
學院管理、學科建設、本科教學、國際辦學……在海南快一年的時間,劉華中的活動軌跡幾乎就是學校和住處的兩點一線,周末也是在辦公室里處理各項事務,“每次出海甸島去復興城或者海南生態軟件園考察調研,老師之間就會開玩笑說終于出島了!”劉華中說,學院引進來的高層次人才,每個人都把精力全身心投入到了工作中。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在建院之初就著重強調突出國際辦學特色,經過多方努力,學院和英國華威大學簽訂了聯合培養博士和碩士的合作協議,這是海南大學與境外學校的第一個聯培項目,學生管理、導師遴選、合作模式等一系列問題無前例可循,但在學校和學院的大力支持下,項目得以順利推進。
事以才立,業以才興。“中央明確指出支持海南大學創建一流學科,在當前的政策和國內外形勢下,海南自貿港正在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我希望有更多人才一起加入我們,共同書寫自貿港美好未來。”劉華中說。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 記者韓星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