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2日上午10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舉辦“聚四方之才 共建自貿港-2021年海南自由貿易港招才引智活動”新聞發布會。
發布會現場
新華社記者:
請介紹下海南在招才引智方面的主要優勢?人才引進后,又如何留得住、用得好?
海南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徐啟方:
謝謝您的提問。事業因人才而興,人才因事業而聚。海南是中國南海上的一顆璀璨明珠。30多年前,中國最大的經濟特區在這里誕生。如今,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新時代的海南迎來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海南在引才方面有四個比較優勢:一是發展預期好。在海南建設自由貿易港,是黨中央著眼于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為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新發展作出的一個重大戰略決策,是我國新時代改革開放進程中的一件大事。海南自由貿易港啟動建設以來,吸引集聚了全世界人才和一大批企業投資興業。二是政策開放度高。海南自由貿易港實行“零關稅、低稅率、簡稅制”等特殊稅收政策,對外籍人員工作許可實行負面清單管理,允許境外理工農醫類大學及職業院校在海南獨立辦學,為國內外人才來海南創業興業提供良好政策保障。三是地理位置獨特。海南地處亞太經濟圈中心位置和南中國海國際海運航線要道上,是國內國際雙循環的交匯點,連接了中國內地和東南亞兩個全球最活躍的市場,毗鄰粵港澳大灣區和北部灣經濟區。四是生態環境一流。海南氣候溫和濕潤、陽光充沛,大氣、河湖和近海海域水體質量長期保持全國一流,土壤富硒無污染,森林覆蓋率超過60%,正在建設國際旅游消費中心,是康養旅游的勝地。在剛剛公布的首批五個國家公園中,就包括了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這些都是海南吸引人才的獨特優勢。
“4·13”以來,海南先后制定出臺人才稅收、落戶、購房、購車、子女入學、醫療保障等一系列政策,主要有6個方面:一是在稅收政策上,對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工作的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其個人所得稅實際稅負超過15%的部分,予以免征。二是在評價機制上,將高層次人才分為A、B、C、D、E五個類別,以市場認可的薪酬稅收水平為通用標準,以專業共同體認可和社會認可的任職經歷、工作業績、榮譽稱號等條件為行業標準,對人才進行精準分類評價。三是在境外人員職業資格考試和執業上,開放境外人員參加注冊建筑師、執業藥師等職業資格考試38項,單向認可境外職業資格219項,大力集聚境外優秀人才。四是在項目支持上,我們實施“千人專項”引才計劃、“南海系列”育才計劃、“雙百”人才團隊建設工程等人才工程項目,其中對評選認定為 “海南省優秀人才團隊”的,給予1000萬—3000萬元建設資助。五是在人才落戶上,經認定的高層次人才、高技能人才,“雙一流”高校和海外留學歸國本科畢業生等,可選擇在我省任一城鎮(三沙市除外)申請落戶。允許離校三年內的本科及以上學歷的高校畢業生在我省先落戶后就業,相應享受引進人才落戶待遇。六是在醫療保障上,對全職在海南工作的高層次人才,分別按照每人每年3000—10000元的標準統一購買商業健康團體保險,用于保障基本醫療保險之外的醫療需求。
人才以用為本,我們將采取有效措施確保人才留得住、用得好,推動形成“遠者來、近者悅”的良好氛圍。一是打造高質量的干事創業平臺。圍繞“三區一中心”戰略定位,大力發展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和熱帶高效農業,打造種業、深海、航天三大科創高地,做強數字經濟、石油化工新材料、現代生物醫藥等三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做好離島免稅、醫療、教育三篇境外消費回流文章,為人才提供廣闊的事業發展舞臺。二是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營商環境建設,對標世界最高水平開放形態,全力打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和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堅持法治思維、運用法治方式,建設國際投資單一窗口、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推行極簡審批,促進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三是打造宜居宜業的人才生態。建設人才服務“單一窗口”,實施“天涯英才卡”和服務聯絡員制度,為人才提供最簡化、最便捷、最高效的服務。謝謝!
責任編輯:符金花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