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對青年的吸引力
將直接影響城市的活力
日前,《中國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排名:2021》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發布,《報告》聚焦95后人才,探索95后求職者的流動趨勢。其中,三亞上榜95后人才吸引力城市50強。
報告稱,95后年輕人才生長于經濟高速增長時代,更傾向工作發展和享受生活的平衡,選擇就業城市不僅關注薪資,還關注創新環境和文娛產業發展情況。
為什么越來越多的年輕人
愿意留在三亞
流入三亞?
“雙15%”所得稅政策凝聚三亞人才“強磁場”
去年6月,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于海南自由貿易港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通知》,明確鼓勵類產業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個人所得稅實際稅負超15%的部分予以免征。
海南自貿港利好政策,增強了三亞“人才磁場”的磁性,有效吸引了人才和市場主體集聚鹿城。而“雙15%”稅收優惠政策“禮包”,讓高端人才和企業得到“真金白銀”的實惠。
據統計,截至9月26日,三亞共有870名高端緊缺人才實際享受了個人所得稅優惠,減免稅額7632.63萬元;自2020年6月至2021年7月,三亞市稅務局登記納稅人增加34319戶,其中企業納稅人增加27224戶,截至2021年8月底,全市享受企業所得稅鼓勵類產業15%稅率的企業共有157戶次,共減免企業所得稅5.05億元。
不斷完善的城市規劃建設
《三亞市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提升三年(2021—2023年)行動實施方案》提出,三亞將通過開展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提升三年行動,不斷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務,改變粗放型管理方式,著力提升精細化管理水準,切實改善城市環境,讓城市生活更有溫度、更加美好。該實施方案包含提高規劃設計管理水平、有序推進城市更新、優化城市交通環境等六大方面27項工作內容。
具體而言,三亞將著力推進建立“多規合一”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提高規劃編制水平、加強規劃制度體系建設、提高建筑設計水平、提高規劃精細化管理水平、積極推行“陽光規劃”試點、全面開展老舊小區微改造、有序推進重點片區更新改造、盤活存量用地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統籌海陸空交通、優化城市道路網絡、加強路口改造管理、提升交通樞紐服務能級、加強停車設施建設管理、推進污水管網綜合整治、強化城市供水供電供氣保障、完善教育醫療旅游文體設施、健全住房保障體系、打造生態文明城市、打造花園城市、打造精品城市、加快智慧城市建設、建立健全“大城管”機制、加強完善社區治理、加強建設項目施工管理、加強城市綠地管理、深化文明城市創建等系列工作。
舒適之城,宜居更宜樂
2020-2021年度“中國美好生活城市發布盛典”發布系列榜單,三亞市在全國地級市范圍內,以市民美好生活綜合滿意度表現突出,上榜全國十大“舒適之城”。
三亞作為國際熱帶濱海旅游度假城市,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別具一格的氣候環境優勢,舒適的溫度和濕度十分宜居,適合各個年齡段的人來此工作生活。
三亞的舒適體現在哪些方面呢?三亞年平均氣溫25.7℃,2020年,三亞市中心城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30.57平方米,中心城區建成區綠地率達到48.78%。這些年,三亞著力構建貼近生活、服務群眾的生態公園體系,“城在綠中,城在水中”的良好生態格局日漸凸顯。
一個個街區干凈整潔、一條條綠化道路樹影婆娑。目前,三亞正對標國內先進城市,從“凈化、綠化、彩化、亮化、美化”五個方面提升城市建設水平,高水準提升城市顏值。三亞對主次干道每天保潔時間不低于16小時,一般道路每天保潔時間不低于12小時,開展中心城區24小時保潔試點工作,生活垃圾日產日清。
生活在三亞是舒適的,不僅在于這個熱帶濱海旅游城市優美的人居環境、純樸的歷史文化底蘊,以及海納百川、和諧包容的城市性格,更在于充滿活力的就業創業環境,溫馨浪漫的旅游氛圍,令人如沐春風的政務服務……
原標題:三亞上榜!95后人才吸引力城市50強公布
責任編輯:符金花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