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堰市鄖陽區柳陂鎮龍韻村,有一個“中國紅色報紙展覽館”,系全國首個“紅色報紙展覽館”。在建黨百年之際,一批又一批前來參觀學習的黨員干部,通過泛黃的報紙、鮮活的影像、科技的展示了解了黨史知識,增強了黨性觀念,感受到中國共產黨百年光輝歷程與偉大成就。
學黨史要注重方式方法創新,用好黨的紅色資源,賡續紅色血脈,讓黨員干部切身感受黨的艱辛歷程、巨大變化、輝煌成就。紅色報紙是黨史的客觀記錄,是時代的文字寫照。“紅色報紙展覽館”是生動學黨史的很好載體,鮮活激勵奮進的厚重工具。
生動學黨史,讓黨史立體入腦入心。用好紅色資源是學好黨史的關鍵,紅色資源是我們黨艱辛而輝煌奮斗歷程的見證,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紅色資源蘊藏革命歷史遺跡中,革命文物中,紀念館、紀念地中。紅色資源能夠讓黨史立體進入我們的大腦,進入我們的心靈,讓學黨史生動起來。“紅色報紙展覽館”的“時代紅船”造型,寓意從“小小紅船”到“巍巍巨輪”;實物報紙、印報設備、老物件等實物,還有就地取材創作的報紙藝術作品;等等。這些紅色資源讓與時俱進、乘風破浪、昂揚向前的百年黨史形象站起,這是立體化的黨史,把我們一下拉回昨日的歲月。流逝的是歲月,厚重的是歷史,閃光的是真理,沉淀的是心境。黨史立體入腦入心,豐富我們的黨史知識,提升我們的黨史素養,激發我們的紅色思考。
鮮活激奮進,讓滋養多元融入血脈。五彩繽紛的時代,朝氣蓬勃的社會。學黨史要用好各種元素,鮮亮、活力,激人奮進,要通過多元途徑,讓黨史滋養茁精神血脈。人臉識別攝像頭、VR/AR、智能AI講解員、CAVE沉浸式空間等高科技手段,讓學黨史時尚起來;通過城市天際線的裝置藝術設計、南水北調天空之鏡設計、錯位時空靈感運用,展現新中國的國家建設成就,折射當代天空的風清月朗,讓先烈們“穿越時空”見證盛世中國,讓昨天與今天融合起來;等等。我們的時代是奮斗的時代,奮斗的時代需要紅色奮斗滋養,我們就是要通過多元現代化手段,讓紅色滋現代起來,澎湃起來,融入我們的血脈,激勵我們奮斗、進取。
生動鮮活學黨史,讓宏觀與微觀統一。學黨史要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普及黨史知識,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群眾、深入基層、深入人心。要在宏觀上讓黨史知識系統起來,要在微觀上讓黨史學習個性起來。“紅色報紙展覽館”的序言和簡史廳、報紙與領袖廳、報紙與楷模廳、報紙與鄖陽廳、報紙與黨史廳,以及紅色鄖陽文創體驗區;具有十堰地域文化特色的仙山、秀水、汽車城元素融入其中;等等。這樣的黨史學習資源,讓學黨史從歷史回到現實,從身邊走向遠方,讓學黨史有特色有個性。
從紅色報紙出發學黨史,讓黨史在筆墨書香中款款走來;立足時代奮斗需求學黨史,讓黨史滋養生動鮮活催人奮進。學黨史就是要在推進內容、形式、方法的創新中,提高效果。“紅色報紙展覽館”是學黨史的很好載體,是生動鮮活學黨史激奮進的平臺,這樣的紅色“網紅”打卡地,多多益善,能夠更好地讓我們在學黨史中強志氣、揚正氣、壯膽氣、提士氣;增強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危機感和緊迫感;沿著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指引的方向砥礪前行,只爭朝夕,披荊斬棘,奮斗奮進,建功新時代。(殷建光)
責任編輯:楊彥婷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