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瓊崖區黨委關于接應配合野戰軍渡海作戰的決定和措施
1949年12月下旬,就在第四野戰軍雄師浩浩蕩蕩地向雷州半島挺進的同時,瓊崖區黨委和瓊崖縱隊接到中央軍委關于接應野戰軍渡海登陸的命令。1950年1月3日又接到華南分局指示,瓊崖“應集中全部力量,進行迎接并支援大軍渡海作戰解放瓊崖之準備工作”。在此前后,十五兵團委托粵桂邊縱隊派其參謀處長、原瓊崖縱隊干部王山平攜帶電報密碼等偷渡至瓊,與瓊崖縱隊建立了無線電聯系。瓊崖區黨委立即在五指山解放區的毛貴(瓊崖區黨委、臨時人民政府和瓊崖縱隊司令部駐地,今屬五指山市毛陽鎮)召開黨政軍負責人會議,傳達了中共中央、毛澤東主席的指示,分析了瓊崖的形勢,對如何做好迎接野戰軍渡海作戰的各項準備工作,進行了詳盡的研究和討論,作出《關于配合大軍渡海解放全瓊的緊急工作指示》,決定:
(一)組織支前委員會。從地委至鄉建立各級支前委員會,并由專員、縣長、區長、鄉長任各級支前委員會主任。在各級支前委員會的領導下,迅速組織起支前隊伍,做好支前工作。在北區、西區的沿海敵占區,應設立秘密接應小組,以保證隨時隨地接應渡海部隊和分散渡海人員。
(二)準備足夠的糧食,保證大軍的糧食供應。要加速完成過去決定的借糧與秋收公糧的征收工作,決定每個鄉再籌集100至300石的糧食,并在適當的地方建立糧食供應站,組織好糧食運輸隊伍,以保證及時給作戰部隊輸送糧食。
瓊崖臨時民主政府支援前線借糧收據(資料照片)
(三)擴大民工組織,廣泛地開展勞軍運動。每鄉將民工組織從原有的一個中隊90人擴大到一個大隊270人。此外,各鄉還要組織縫洗隊,為大軍服務。大軍到瓊后,組織慰勞隊伍,召開軍民聯歡大會,向人民解放軍獻旗、獻花,進行慰問;在人民解放軍行經之處,設茶水供應站,熱烈歡迎人民解放軍。
(四)搞好情報工作,建立敏捷的情報組織,鄉與鄉、區與區、縣與縣之間應建立起固定的情報站,以保證向渡海大軍及時提供準確的情報。
(五)為了加強對西、北區這兩個重點登陸地區支前工作的領導,保證工作的順利完成,瓊崖區黨委派出常委楊少民和瓊崖臨時人民政府科長吳任江、韓光到西區,瓊崖臨時人民政府教育廳廳長吳乾鵬到北區去加強對支前工作的領導。
此外,特派瓊崖縱隊參謀長符振中攜帶海南島作戰地圖、電報密碼等偷渡過海,向十五兵團匯報瓊崖情況以及轉達馮白駒對渡海作戰的建議。同時給十五兵團拍發電報,轉告已回廣州的赴京參加全國政協會議的瓊崖代表馬白山、王國興、李獨清以及赴京參加全國青年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的瓊崖代表陳說、謝應權、黃大仿等,繼續留在廣東,協同野戰軍渡海。
為了接應配合野戰軍渡海作戰,創造解放海南的更有利條件,瓊崖黨政軍民積極執行中共中央和瓊崖區黨委的指示,立即全力以赴地進行籌款、籌糧、支前、勞軍、情報、策反、接管和接應等準備工作。
為保證籌足軍款,瓊崖臨時人民政府1950年2月發行40萬元解放公債。圖為解放公債光銀壹元(資料照片)
籌集軍款。為了保證籌足軍款,瓊崖臨時人民政府于1950年2月16日發行了40萬元的解放公債。其中分配北區12萬元,東區10萬元,西區8萬元,南區6萬元,自治區4萬元。解放公債以光洋計算,面額一元一張,年息5%。
訂購公債的原則是自愿為主,對殷商富戶可按其認購能力提出一定數量勸其認購,同時也動員機關部隊的人員購買公債。瓊崖臨時人民政府還公布了《解放公債發行條例》和《解放公債發行辦法》,具體規定了公債的年利和清還期限以及計息、使用、認購等辦法。解放公債的發行,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熱烈支持和擁護,踴躍認購公債。許多婦女都把自己珍藏多年、準備當做女兒嫁妝的金戒指、金耳環拿出來認購公債;也有不少農民賣豬、賣羊購買公債。東區各縣婦女協會的成員共購買2206元公債券。文南縣三區除了以光洋購買7810元公債券外,還收到黃金5兩多、金耳環21對、金戒指5只。開明紳士陳拔光發動歸僑人員,一次就捐了上千元光洋、港幣。定安縣超額完成2萬多元公債任務。瓊東縣還出現了區、鄉認購公債競賽熱潮,崇義鄉5天內就認購公債1500多元。全瓊40萬元的公債任務僅用2個月時間就超額完成。
籌足軍糧,管好軍糧。1949年12月27日,瓊崖區黨委發出《準備糧食迎接大軍解放海南的緊急通知》,向全瓊人民開展最后一次籌糧,掀起籌款籌糧的“一元錢、一斗米”運動,即每戶捐獻光洋一元,捐米一斗。規定每個鄉籌集軍糧100石至300石。漢族地區各縣人民盡管受國民黨重壓,屢遭搶掠,生活十分困難,但群眾寧愿以雜糧充饑而將主糧獻出。在一個月的時間里,北區就籌糧2.2萬石,其中瓊山縣籌糧4300石,文南、文北兩縣籌糧8000多擔;東區的定安縣籌糧1.2萬石、番薯雜糧5萬余斤,定西特別區籌糧800石,瓊東縣籌糧1241石;南區僅崖縣就籌糧3000石,遭國民黨軍隊洗劫深重的西區人民,也籌糧9000余石。五指山區黎、苗同胞雖然貧苦,但也同樣的熱烈支援前線,除了春耕的種子外,爭著把糧食獻出來,自己則以雜糧、野菜充饑,甚至有的把祖輩僅存下來的幾塊銀元也拿出來認購公債。據不完全統計,僅樂東縣就籌糧1.3萬多石,白沙縣籌糧2700多石。因此,在短短的1個月時間內,全瓊共計籌集糧食5萬多石。為了防止國民黨軍隊搶劫糧食,搞好糧食的保管和調運,保證把籌集到的軍糧屆時供給渡海野戰軍,瓊崖區黨委、瓊崖臨時人民政府于1950年2月9日向各地委、專署發出緊急指示,通知各地立即將所有的糧食分站集中,環境惡劣無法集中的地區,則應作分散或多點的小集中,“以鄉設點,區設分站,縣設總站,看戰爭需要,機動轉移”。
成立支前隊伍。根據瓊崖區黨委迅速組織支前委員會的指示精神,全瓊各級支前委員會僅用7天時間(1949年12月22日至28日)就組織起來。瓊崖支前委員會主任由瓊崖區黨委常委楊少民擔任,各地區、縣、區鄉支前委員會主任分別由專員、縣長、區鄉長擔任。東區支前委員會主任陳石,南區支前委員會主任符哥洛(后趙光炬),西區支前委員會主任吳明,北區支前委員會主任符思之,瓊崖少數民族自治區支前委員會主任陳克文。在一個月內,全瓊各地共組織起6萬多人的支前隊伍。北區共有1萬人報名參加民工隊,其中瓊山縣的民工隊有1745人,文北縣組織救護隊170個、運輸隊290個、婦女縫洗隊共3913人;東區的定安縣組織運輸隊1200多人,樂會縣共編15個民工中隊,計4553人,其中運輸隊1998人;西區的儋縣參加民工隊有4090人,其中運輸隊1641人,婦女縫洗隊410人,澄邁縣組織民工大隊21個,共2286人,其中縫洗組30個、228人;南區僅昌感縣就動員了212人參軍;東區的定安縣動員了200余名青年參軍;自治區的樂東縣還有800多名黎族青年報名參軍。此外,在各個解放區、游擊區中,都設立了供應站和救護站。這些民工組織,在接應渡海野戰軍登陸作戰中都作出重要的貢獻。在支前運動中,瓊崖婦女表現了空前的革命熱情。瓊崖民主婦女聯合會籌備委員會發出通知,要求各縣婦聯籌委會積極協助縣政府,做好各項支前工作。不少婦女爭先恐后地報名上前線,西區的昌感縣有青年婦女75人報名參軍;樂會縣的青年婦女繼承和發揚了女子軍的光榮革命傳統,紛紛報名,僅在1950年1月就有60名志愿入伍。不少婦女把自己心愛的金銀首飾捐獻支前,還參加了縫洗隊、救護隊為渡海野戰軍服務。臨高縣新盈港的女船主黃金女,先后5次冒著重重風險,潛渡瓊州海峽,出色地完成把瓊崖黨政軍干部送往雷州半島的任務。
征集船只,動員船工。島上的國民黨為阻止瓊崖縱隊向集結雷州半島的野戰軍送去船只和船工,便派出大批部隊分頭進占各港口,控制沿海村莊,封港扣船,不準任何船只出海。但是西區、北區沿海的各級支前委員會在地方武裝和民兵的協助下,還是千方百計地征集到了170多艘木帆船,動員了400多名船工,分批將船駛到雷州半島交給野戰軍。船工們教給解放軍戰士渡海知識和技術,為野戰軍渡海駕船和導航。
瓊崖解放區派出干部,沖破敵人層層封鎖來到雷州半島,為渡海部隊作領航人(資料照片)
搜集和提供情報。瓊崖區黨委除了直接與野戰軍溝通無線電聯絡、搞好策應外,還派出30多名黨政軍干部,分批潛渡到雷州半島,向野戰軍及時報告和提供瓊崖國民黨軍隊設防的變化和沿海各港口、海岸線的水文、氣象資料等情報。中共府海特區委還協助潛渡來瓊的野戰軍的偵察干部,查清和收集了??谥僚R高地段的敵軍防御部署和工事設施等情況,繪制了海口、秀英沿海的地形圖,及時報告了十五兵團指揮所。
開展策反工作。為了隨時了解掌握敵情,配合野戰軍行動,減少渡海和登陸的困難以及傷亡,瓊崖區黨委根據1950年2月3日十五兵團《對海南島敵軍策反工作決定》的指示精神,成立了瓊崖區黨委策反工作委員會,馮白駒任主任。瓊崖區黨委策反工作委員會加強了對府海地區和瓊山、文昌、澄邁、臨高等縣國民黨軍展開秘密策反和敵后情報工作。府海特區委除了積極開展統戰工作外,還派出敵工人員王海、何文莊等開展秘密的策反工作。他們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社會關系,如國民黨軍官家屬、親戚、朋友、同事、同學等,通過比較可靠的線索,有目的的派人進去,面對面的向策反對象進行形勢教育并交代中共的政策,耐心細致地說服、爭取。結果,府海特區委在兩三個月內爭取了國民黨一批重要官員,其中有國民黨陸軍步兵學校總務處少將處長李湘武和人事行政處少將處長何素凡、教導師一團團長謝瑞麟、大英山炮臺臺長李運元等,并通過這些人得到不少重要的軍事、政治情報,爾后,就地起義或投誠。
為接應配合渡海大軍,干部群眾采取多種方法和手段,有的利用手電筒做“信號燈”與渡海野戰軍聯絡,有的把情報放在約定的樹洞里讓交通員取走,有的混在為國民黨軍修工事的群眾隊伍里,隨時接應渡海部隊。野戰軍先鋒部隊偷渡登陸后,在人民群眾的接應配合下,都順利地進入了解放區。
與此同時,為了保存和發展接應力量,瓊崖縱隊主動出擊國民黨軍,牽制和消滅其有生力量,做好接應工作。針對國民黨軍的部署和進攻,瓊崖區黨委和瓊崖縱隊領導全島軍民,對國民黨軍的進攻進行反擊,主動出擊瓊東瓊西沿海公路守敵,牽制敵軍兵力,削弱國民黨軍海防力量。同時,瓊崖黨政軍民相互配合,共同反搶糧、反抓丁,實行清野空舍,使國民黨軍得不到半點人力、物力,保存和發展了瓊崖的革命力量。
另外,瓊崖區黨委、瓊崖臨時人民政府還指示各專署、各縣政府要迅速擴大原有的武裝力量,每一縣城至少要準備配備一個大隊,以便在人民解放軍解放各城鎮后即著手接管政權,維持城鎮秩序。對各地政權的接管問題,瓊崖區黨委作了明確布置:“??谂c榆林分別組織軍事管制委員會,進行接管工作”;“各新解放之縣城不另組織軍事管制委員會,以原該縣人民政府和縣委進城接管辦公”;“那大、嘉積二重鎮也不另組織軍事管制委員會,由西區、東區二專署與二地委進駐進行接管工作”。
瓊崖黨政軍民為迎接、配合野戰軍渡海作戰,竭盡全力做了充分的準備,為海南的解放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資料來源:《中國共產黨海南歷史(第一卷)》
原標題:【瓊崖黨史微課(二十八)】解放大軍渡海作戰(二)
責任編輯:鄧潔儀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