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崖第一次反“圍剿”斗爭的展開
中共瓊崖特委組織暴動,實行武裝割據,尤其是建立陵水縣蘇維埃政權和成片革命根據地,使國民黨反動派惶恐不安。1928年初,國民黨廣州政治分會決定在廣東設東、西、南、北四個善后區,南區自兩陽、高、雷、欽、廉到瓊崖,共3個市28個縣,以陳銘樞為善后委員。3月中旬,國民黨廣東當局派第十一軍第十師師長蔡廷鍇率領所部3個團及譚啟秀獨立團一個營共4000余人,分批到瓊。
蔡廷鍇部抵瓊后,先制造反共、“剿匪”輿論,發布《剿匪條例》,聲稱“不論共匪、農匪、土匪,凡為地方害者皆在要剿之列;凡共匪所組織之農會、農軍應一律解散,聽候政府命令改組;決計于最短時間內,消滅瓊崖紅軍,安定全省的政治局勢”。隨后對“圍剿”作出軍事部署,將采取各個擊破的戰術。向革命根據地進逼。
照根據突變的局勢,瓊崖特委決定將“瓊崖之東路、西路、中路勢力會合起來,發展定安工作,奪取定安區域,以為瓊崖中心根據地”。“切實整頓工農武裝,將原來的工農紅軍編為一個師,東、西、中路各組成—個團”,農民赤衛隊統一于紅軍各路指揮之下。在農村,繼續加強蘇維埃政權建設,深入開展土地革命;在城市,繼續開展工運、兵運,組織暴動,騷擾和打擊敵人。但瓊崖特委還來不及整編部隊并實行向定安會合的計劃,敵人的進攻已經開始,只得立即改變決定,號召“各路紅軍就地機動作戰,軍民配合,粉碎敵人的‘圍剿’,保衛革命根據地,保存瓊崖革命力量”。
蔡廷鍇部于3月下旬向東路樂會第四區瓊崖特委所在地作試探性進攻后,便集中優勢兵力,以中路的文昌縣為突破口。4月初,敵二十八團1000多人大舉向文昌革命根據地進犯,因敵強我弱,駐文昌的紅軍和赤衛隊一部分先向定安后轉向樂會,一部分轉往瓊山與中路主力會合。紅軍轉移后,敵軍在文教、潭牛、寶芳等鄉村大肆屠殺革命群眾,受難者達2000余人。接著,敵二十八團主力和師教導營、特務連、獨立團一部共1500多人撲向中共瓊山縣委所在地——瓊山縣第十七區樹德鄉一帶??h委書記馮白駒避敵鋒芒,決定將縣委機關、紅軍及大批群眾轉移到南渡江西岸的瓊山縣第十三區,后向樂四區轉移,馮白駒帶領縣委武裝在瓊山縣堅持隱蔽斗爭。
4月下旬,蔡廷鍇揮軍向西,集結部隊和地方民團共1000余人,進攻澄(邁)、臨(高)革命根據地。西路紅軍在太平地區占領有利地形,多次擊退敵軍,但因敵我力量懸殊,在轉移中被敵軍合圍,傷亡慘重。馮平率部撤到赤行嶺,召開干部會議,總結經驗教訓,研究作戰對策,決定避實就虛轉戰臨高,攻打臨城,以轉移敵人的視線。4月中旬,陳銘樞坐鎮瓊崖,命令全瓊實行“保甲法”,強化對群眾的控制,使革命根據地的斗爭愈加險惡。
陵城失守與西路紅軍反“圍剿”斗爭失利
1928年3月29日,敵人進攻陵城,陵水縣委、縣蘇維埃政府為了保存革命力量,率農軍500多人主動撤出陵水縣城,陵水縣城被敵軍占領。
4月13日,中共廣東省委召開第一次擴大會議,不顧瓊崖陵水縣城失守以及中、西路反“圍剿”受挫的嚴峻革命形勢,仍認為廣東革命處于高潮,黨的策略是加緊擴大各路暴動,完成全省暴動,奪取全省政權,而瓊崖是目前廣東工農革命擴大各路暴動割據局面向廣州發展奪取全省政權的重要區域。會議通過的《瓊崖工作計劃大綱》提出:要實行全島暴動,由鄉村到城市發動反攻, “在整個反攻計劃中,暴動的位置應仍然以萬寧、樂會為中心,速即奪取這兩個縣的政權,深入土地革命(最重要的是沒收分配土地),挽救陵水被圍困的局面。同時,東、中、西三路亦仍然一致發動奪取市鎮,占領縣城斷絕敵人交通路線,向??诎l展完成全島暴動”。4月26日,省委又致函瓊崖特委,對陵城失守進行嚴厲的批評,認為陵水失守的原因是:“第一,沒有土地革命的深入;第二,沒有發動廣大的群眾起來,為保衛蘇維埃而斗爭;第三,沒有迅速向外發展的計劃;第四,黨太不健全也太不發展。”并指示瓊崖特委“馬上發動東、西路暴動,奪取定安,包圍??冢鉀Q蔡部全部武裝,完成全島割據”。
5月3日,瓊崖特委在省委的一再催促下,召開第二次擴大會議,貫徹省委擴大會議和省委指示精神。會議脫離了當時瓊崖的實際情況,決定“馬上擴大暴動,匯合東、西、中三路勢力向上發展,完成全瓊總暴動,奪取全瓊崖”。在整個暴動中,要“特別發展城市,尤其是海口、嘉積、定安城的暴動,與鄉村的暴動聯絡一致,在東路則以樂會、萬寧為中心,速即奪取這兩個縣政權,深入土地革命,向嘉積發展完成割據東路。中、西兩路應即實行聯絡勢力,擴大暴動,奪取定安,向府城進逼”。由于擴大暴動,反攻陵水,結果招來敵人更加瘋狂的鎮壓。6月上旬,敵保安隊、民團、土匪近千人向中共陵水縣委駐地港坡進犯,放火焚燒村莊,大肆奸淫燒殺。中共陵水縣黨政軍領導人許邦鴻、陳貴清、謝是位等率領300多名農軍在彭谷園與反撲的敵軍浴血奮戰,大部分壯烈犧牲,部分重傷被捕,押到縣城后被敵當眾剖腹,英勇就義。
在西路,馮平等率領西路紅軍向臨高進發時,在東江遭遇地方民團阻擊,于是轉向瓊山縣西羅京盤一帶,擬同在十三區活動的中路紅軍會合,后悉中路紅軍已撤離,便折回澄邁縣境內的西昌坡尾,后遭敵襲擊,被迫撤往西昌。不久,敵人1000余人向西昌一帶撲來,懸賞捕捉“共黨魁首”馮平,揚言要將紅軍斬盡殺絕。面對近10倍于我的敵軍,西路紅軍指揮部決定由副指揮劉青云率領100余名指戰員轉移至定安縣,剩下60多人由馮平和符節帶領,繼續在西昌坡尾一帶領導群眾堅持斗爭,以牽制敵人。由于叛徒的出賣,馮平和符節相繼被捕,敵人威逼利誘,許以高官厚祿勸降,均遭拒絕。敵人在行刑前,將馮平綁在竹椅上抬著游街示眾,馮平頻頻向鄉親們告別,并大聲地說:“父老鄉親們,馮平就是老弟,老弟為革命而死在所不惜,老弟堅信有骨氣的革命同胞一定會革命到底,一定會實現共產主義!”1928年7月4日,馮平和符節在澄邁縣金江鎮英勇就義。
圖為臨刑前的馮平
圖為臨刑前的符節
資料來源:《中國共產黨海南歷史(第一卷)》
原標題:【瓊崖黨史微課(七)】 瓊崖第一次反“圍剿”斗爭的開展
責任編輯:鄧潔儀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