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全國上下掀起黨史學習教育熱潮,各種類型的學習和教育活動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所謂知其然,亦要知其所以然。學黨史是為什么?學黨史能夠帶來什么思考呢?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述了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大意義,系統回答了“為什么學、學什么、如何學”的重大問題,為我們開展好黨史學習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回望過往的奮斗路,眺望前方的奮進路,我們必須把黨的歷史學習好、總結好,把黨的成功經驗傳承好、發揚好”。學習黨史,以承舊啟新,以繼往開來,更好奮斗與前行。
在學黨史中深植“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的為民情懷,堅定初心使命,指引奮斗的方向。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從無到有、從小變大、從弱變強,從最初的50多名黨員發展成為擁有9100多萬名黨員的世界第一大執政黨。回顧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為了中國人民的幸福、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而不懈奮斗的奮斗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在這百年間,我們黨經歷了種種崎嶇坎坷,也曾站立懸崖之邊,但最終轉危為安,更上層樓。黨戰勝各種困難、不斷取得事業成功的法寶就是緊緊和人民群眾站在一起,為了人民,依靠人民。作為年輕干部,我們要進一步增強黨性觀念、筑牢理想信念的城堡,克服思想的松懈,始終聽黨話、跟黨走;要摒棄當官老爺作威作福的心態,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意識,增強為人民服務的本領技能;要學會以民為師,多去基層看一看,多與群眾交交心;要將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感作為工作成果的檢驗標準。
在學黨史中涵養“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的實干精神,突出篤定前行,把握奮斗的實質。現在之中國,經濟騰飛,國力增強,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們物質生活穩步提升,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不斷增強;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這些都是黨帶領人民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成果。沒有一步登天的捷徑,有的,只是奮斗的淚水和汗水。作為年輕干部,我們要繼承艱苦奮斗的實干精神,在工作中拒絕“花拳繡腿”的形式主義,摒棄“花里胡哨”的裝飾,要下“真功夫”,真抓實干、求真務實、務求實效,夯實基礎工作、落實重點任務、壓實工作責任,將基層調研走實、將矛盾問題抓實、將解決辦法落實,在新時代中努力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扎實做好手中的每一件小事。
在學黨史中樹立“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作風自覺,懷揣自省敬畏之心,堅守奮斗的正氣。“堡壘最容易從內部被攻破”,因此,我們黨尤其注重黨的自身建設。刀刃向內、勇于自我革命,是我們黨最鮮明的品格,也是我們黨最大的優勢。從革命時期的延安整風運動到新時代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我們黨始終堅持弘揚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優良作風。年輕干部是我黨與群眾交流溝通的“窗口”,可以說,年輕干部的作風,影響著黨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干部作風好、作風正,不僅自身能夠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也能筑起中國共產黨的高大形象。作為年輕干部,我們要持續加強政治修養,提高自身的思想覺悟和政治定力,要始終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時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做到“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毀其節”,要明確自身的工作定位,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干事,清清白白為官。
征途漫漫,唯有奮斗。作為年輕干部,我們站在這新時代的浪潮上,肩負著新使命,應愿作為、肯作為、有作為;作為年輕干部,我們要在黨的領導下,從百年黨史中汲取奮進之力,堅定初心使命,艱苦奮斗,不斷提升自己,緊盯目標努力學,擼起袖子加油干,乘風破浪,書寫屬于我們這代人的華章!(邱穎琪)
責任編輯:楊彥婷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