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地方考察調研時多次到訪革命紀念地,強調要從中國革命歷史、優良傳統和精神中汲取養分。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從小小紅船到巍巍巨輪,從50多名黨員到9000多萬名黨員,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創造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但是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 對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信心始終不變。而且用好紅色資源、追尋紅色足跡、傳承紅色基因,就更加要堅定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擴大開放、改革創新,在深刻把握歷史規律的基礎上,不斷找到前進的正確方向和正確道路。
以敬畏之心筑牢精神底座。以史正人、以史化風,是學習黨史的重要意義。要從黨史中汲取奮進的智慧和力量,首先要尊重歷史、敬畏歷史。從敬畏生命、敬畏犧牲、敬畏風險的角度,尊重歷史就是歷史,事實就是事實,任何人都不能改變歷史事實。以敬畏之心看待每一次革命先輩對艱辛斗爭的吶喊,每一次對流血犧牲的無畏,每一次對艱難選擇的決定,每一次向重大困難的進發,從客觀的、整體的、長時段的、趨勢性的眼光認識黨史,獲得對黨史正確的認知與認識,明確新時代中國發展的關鍵,筑牢黨和國家事業的價值底盤和精神基座。
以辯證態度學習黨史智慧。歷史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過程。在對待歷史和歷史問題上,要始終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既要從黨史學習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也要從黨史學習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要理解不同歷史階段的性質與特點對那個年代人們心理狀態和社會發展狀態的影響,也要從歷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人民群眾和個人的辯證關系中認識歷史人物。從不同維度、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分析歷史事實,解讀人物思想、精神、行為,就能夠更加全面、辯證的摸清歷史脈絡、把握歷史大勢,“擇其善者而從之”,為解決實際難題注入智慧力量。
以歷史胸懷把握時代發展。水有波而明其流,車有轍而后可循。黨史百年征程包羅萬象,無論是正確的道路,還是艱難的選擇,都成為黨史長河中的涓涓細流,成為黨史的組成部分,讓黨員干部能夠以黨史為鏡,明所從來、知其將往。涵養歷史胸懷追尋紅色足跡,就能夠以更開闊的格局,更連續的思維學黨史。以明澈的歷史大視野、清晰的歷史大邏輯,從全局的眼光看黨史,從“歷史之變”中探尋和把握“歷史之常”,讓黨員干部在面對新機遇、應對新挑戰、抓好新特征的關鍵期,不拘于一時一隅,不要因為偶爾的波浪質疑發展的良好態勢,要能從紅色江山代代相傳中堅定中國號巨輪行穩致遠的信心。
重視黨史、研究黨史、借鑒黨史,能夠看到多遠的過去,就能夠看到多遠的未來,追尋紅色足跡,就能在理解歷史大勢中浩蕩前行。(何家歡)
責任編輯:楊彥婷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