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因戰亂、饑荒而不得不進行的人口遷徙是從苦難走向未知,見證的是一段艱難困苦的歲月。今天,因脫貧攻堅、生態保護而展開的人口遷徙是從貧窮走向富足,演繹的是新時代的美好變遷。海南白沙高峰村,一場幸福的大遷徙行進在美麗的鸚哥嶺上,奮力抒寫人民幸福、生態中國的海南篇章。
地處鸚哥嶺腹地的原高峰村
故土難離 鄉愁難斷
原高峰村坐落于國家級鸚哥嶺自然保護區內,是海南省陸地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也是海南兩大河流的主要發源地,為實現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的恢弘構想和改變高峰群眾的生活現狀,一場遷徙勢在必行。
但故土難離,祖祖輩輩生活在大山里的高峰村人是否愿意走出大山?走出大山后如何能讓他們生活得更好、發展得更快?就業、就醫、教育的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接踵而來。
“這是我們祖祖輩輩生活、奮斗過的地方,腳下的每一個腳印、地上種的每一粒糧食、家里的一磚一瓦、山上的一草一木都讓我們倍感熟悉與親切,都映射著世代以來的生活場景。”高峰村民符志明說,他們也早已和周邊的山水林云融為一體,成了這里的主人,離開這片土地心理上一時難以接受。”
但高峰村人也有自己的責任擔當,在大家的反復動員和勸說下,高峰村人也開始慢慢意識到只有搬離才能更好地守護這片家園,也才能更好的讓子孫后輩早日擺脫困難。
“一開始我不同意搬,我害怕以后的生活還不如現在,真正了解政策以后心里有底了,從家園保護、經濟作物補償到后續的住房、生產、生活、就業、醫療、教育,政府都為我們安排的妥妥當當的,沒啥擔心的了。”高峰村民符永政表示。
搬遷后的高峰村
努力作為 讓生態更美百姓幸福
生態和諧、人民幸福是我們努力的方向。在海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海南省直各部門和白沙黨委政府強化頂層設計,精心研制搬遷規劃及方案,讓搬遷工作有序推進。在搬遷最棘手的土地問題上,地方黨委政府加強土地整合,將新村選址在距離縣城較近、交通便利、公共服務覆蓋到位的區域,把高峰村舊址的集體土地收回進行交換,徹底解決了搬遷新址用地問題,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避免了村民糾紛。
同時,大家齊心協力著力整合好一切能整合資金,合理規劃新址建設、新舊址青苗補償、征地資金使用比例。用好各項扶貧措施,用好用足各項幫扶政策,在住房、醫療、教育保障和生態補償、民政救助等方面讓村民充分受益。
“那段時間我們幾乎要么在高峰要么在去往高峰的路上,出了開會基本不離開。”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縣南開鄉扶貧中隊的負責人韋恩文說,從2019年初他和其他工作隊成員就馬不停蹄地開始忙碌,經濟、土地、人口、住房等工作,每一項都是十分繁瑣又細致,為了更好的完成,他們不知往返了這條山路多少回,他們就像搬遷工作中無數干部的一個縮影,只為群眾實現更好的搬遷。
在產業統籌上,大家創新實施飛地扶貧模式,結合實際做好橡膠主產業文章。同時在新址給予每戶1畝水田種植,保障口糧,安排人均10畝共4980畝正值收割階段的橡膠產業,部署500畝集體生產用地會優先等額承包給人均超過10畝的家庭。并大力發展食用菌種植,壯大村集體經濟,增加村民收入。
強化配置 讓村民留得住可致富
在高峰新村建設中,大家尊重農村傳統文化,采用裝配式建筑模式將新村住宅建設成具有黎苗特色文化的現代洋樓,為每家每戶門前院后留下空地,發展庭院經濟。大力完善基礎配套設施,實現五通七有配套,在通水、通電、通路、通氣、通網的基礎上,配套建設村文化室、綠化景觀、污水集中處理等基礎設施,并結合村民生活習俗配套建設集體釀酒間,充分尊重村民固有的生活習慣。在產業上大力扶持搬遷戶發展林下特色種養業、特色農副產品加工、美麗鄉村旅游、農村電商等產業,幫助搬遷戶走出脫貧致富的新路子。
“室內115平方,房前屋后的還有60平,我們一家四口足夠用了,以前一直羨慕城里人住樓房,現在自己也住上了。”住進新居的村民符桂海笑著說
在就業探索上,大家依托高峰村靠近縣城和茶園小鎮的優勢,在縣城、旅游景點、景區實現就近就業并大力開發公益崗,給予符合護林員相關政策的搬遷村民,按每戶1人的標準吸收為護林員;開發河道管理員、保潔員等多種公益崗,拓寬搬遷村民的就業渠道,增加搬遷村民收入;提供就業創業教育培訓,通過開展家政服務培訓、建筑技能培訓和割膠技能培訓等,進一步增強就業能力。鼓勵村民自主創業,創業村民在項目正常運營1年以后可獲得6000元的創業補貼、吸納搬遷農戶就業的單位可獲得相應補貼等政策。
村民王海珊說,從鸚哥嶺上搬到茶園小鎮,住房條件改善了、生活環境好了、產業發展的路子寬了、就業途徑也多了、離縣城更近了,真的是改天換地的變化。世世代代都想走出大山的夢,終于實現了,他打算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及電商產業,讓更多的人走進美麗鄉村,讓更多的好產品走出去。
開始不想搬,現在盼著搬;開始滿心疑慮,現在滿心歡喜,高峰村的百姓在生態搬遷中感受到的是一個又一個驚喜,一個又一個福利,地方黨委政府則在這次生態搬牽的探索實踐中找到了生態與發展的平衡點,實現了生態保護與脫貧攻堅的雙贏。
從山里到山外,從草屋到樓房,從窮鄉到富壤,一場歷時一年,跨越50公里的遷徙行動,為的是生態,護的是雨林,美的是環境,喜的是百姓。
未來,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將對這里的山水林田湖草實施統一規劃、統一保護、統一修復,合理利用,避免無序開發和過度消耗,大力開發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旅游項目,實現人與自然協同發展,把海南建設成為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為生態中國提供海南方案。
責任編輯:邱苗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