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糧·大悅城項目展示廳。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9月7日訊(記者 張宏波 文/圖)盡管烈日炎炎,但在三亞東岸總部經濟區迎賓路旁,中糧·三亞大悅中心項目工地里,機器聲依然轟鳴不斷。從去年7月份開工至今,該項目已成為三亞中央商務區建設進度最快的項目,也成為了海南自貿港建設速度的縮影。在中糧海南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曾和平看來,項目得以快速推進,與海南的營商環境的逐步改善分不開。
項目落地建設
得到各級政府大力支持
中糧是最早進入三亞投資發展的央企之一。1992年,開始參與亞龍灣開發,是三亞的“老朋友”。曾和平說,隨著海南自貿港建設的啟動,中糧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落實央企責任,發揮優勢,為海南經濟社會發展做更大貢獻。
2017年,三亞的人均GDP超過了1萬美元,進入城市商業綜合體的發展階段。然而,彼時三亞商業格局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旅游消費需求。“中糧旗下商業地產品牌‘大悅城’與三亞的城市發展節奏高度吻合,所以我們希望把大悅城導入到海南自貿港建設中來。”
曾和平說,在2018年提出建設大悅城的想法后,中糧得到了三亞乃至海南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三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和積極推動,對項目落地的條件給予了充分支持。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各級領導積極協調推動,特別是在疫情期間,解決我們在復工復產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讓我們充分感受到了‘馬上辦、立即辦’的作風,非常受鼓舞。”
將借助自貿港東風拓展業務
當前,海南自貿港正在加速建設中,在商業和文化旅游方面應該用好哪些資源與機會?曾和平認為,海南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旅游度假資源,文化旅游產業優勢明顯,每年超8000萬人次的旅游客群成為海南商業發展的核心貢獻者。
基于自然資源優勢和旅游人口紅利,借助離島免稅的源源活力,打好“國際旅游消費中心”這張“王牌”,做好制度創新,有效吸引人才,夯實產業鏈,尤其圍繞龍頭企業進行招商扶持,推動整個產業鏈條的落地,必將促進海南文旅產業發展。
“大悅城項目就是希望圍繞著‘三區一中心’、‘商業+文旅’核心,進行更多的探索。”曾和平說。大悅城以文旅演藝和免稅為核心亮點,打造全國首家免稅文旅綜合體。同時,多功能、超體驗的文化演藝空間將為項目整體實現綜合引流,并將在產業文化、城市文化、城市品牌等方面深入推進。
曾和平透露,中糧十分關注海南免稅政策,“離島免稅政策將為我們布局免稅業態提供很有價值的參考。其次,是減稅優惠政策。”曾和平說,減稅政策對相關產業吸引和落地有很好的推動作用。
“第三,就是自貿港貿易便利化相關政策。”曾和平說,中糧作為全球最大的糧商之一,一直是國家對外窗口的貿易和平臺,“我們正在和政府部門對接,研究如何借助自貿港東風,進一步深化擴展中糧相關業務,也希望借助自貿港政策,有進一步的推動。”
“總體而言,我們對海南自貿港的未來非常堅定地看好。”曾和平說,“我們會把品牌、團隊導入海南,進一步發展相關業務。”
原標題:中糧海南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未來可期 看好海南自貿港
責任編輯:曾令瑾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