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9月2日消息(記者 鐘圓圓)自貿港建設讓海南備受關注,對人才的吸引力也大幅提升。在“行走自貿區”海南自由貿易港云座談上,中共海南省委人才發展局人才一處處長王建浩表示,自2018年4月13日以來,海南大力實施“百萬人才進海南”戰略,相繼制定出臺了70多項人才政策,基本構建了覆蓋人才引進、培養、使用、激勵、服務保障制度體系,初步形成了人才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的良好局面。
據王建浩介紹,在人才引進方面,海南打造“千人專項”引才工程、產業團隊建設工程、國際人才集聚工程、柔性引才聚智工程四大引才工程,集聚和挖掘培養業內認可、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人才團隊;全面放開畢業生落戶限制,允許離校三年內的全日制本科學歷及以上的高校畢業生在海南先落戶后就業,為自貿港建設培養儲備青年人才;聚焦三大產業類型、十個重點領域、十二個重點產業發展需要,面向全球招聘人才工作;發揮獨特優勢,推動人才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落地落實,對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工作的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其個人所得稅實際稅負超過15%的部分,予以免征。
在人才培養方面,海南重點實施“南海系列”育才計劃,培養千名以上高層次專業技術、經營管理、農村實用和技能人才;聚焦區域協調發展,出臺專項試點意見,推行“雙放雙保”激勵機制,通過積極開展基層教育衛生人才激勵機制改革試點,培養支持基層人才隊伍,增強基層人才的獲得感和滿足感。
在人才評價方面,海南研究制定《關于推進“1+N”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突出品德、能力、業績評價人才的導向,以科技人才、哲學社會科學和文化藝術人才、教育人才、衛生健康人才、技能人才、企業人才、農村實用人才、法律人才、國際人才等9類人才為重點開展分類評價;啟動《海南省高層次人才分類標準(2019)》修訂工作,結合海南自貿港建設實際,充分體現“以薪酬水平為主要指標評估人力資源類別”要求,將外籍“高精尖缺”人才標準分類納入海南高層次人才分類標準,逐步建立起一套符合國際慣例的、相對統一的海南自貿港人才認定體系,根據認定結果提供優惠政策支持和相關服務保障。
在人才服務保障方面,海南著力打造“四個一”人才服務機制,解決人才來瓊后顧之憂。制定“一系列”服務政策,包括人才落戶、安居、購房、購車、子女入學、配偶就業、醫療保障等專項政策,為人才來瓊提供全方位人才服務保障;推行“一站式”服務,圍繞為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務,積極打造省、市縣、園區三級人才服務“一站式”平臺,統一受理人才服務事項,采取“一枚印章管到底”和“一網通辦”等有力舉措,直接實現人才服務事項不見面審批和高效辦結;實行“一張卡”服務人才;實行“一張卡”服務人才,實施“天涯英才卡”服務制度,高層次人才持卡即可享受出入境、落戶、住房保障、子女入學、醫療保健、商事主體登記等11項便捷服務,讓高層次人才“一卡在手,在瓊無憂”;提供“一專員”個性服務;實行高層次人才服務專員制度,為人才提供個性化、精準化服務。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