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8月31日,由中央網信辦主辦的“經濟特區40年@治理現代化”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在風景秀麗的海南召開活動總結座談會。8月24日到31日,參加線下活動的專家學者和媒體記者實地走訪深圳、珠海、廈門、汕頭、海南等5個經濟特區。
會議開始前,記者和隨行專家在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參觀了中國改革開放成就展、中改院院史展。座談會上,記者、專家齊聚一堂,暢談此行的收獲,分享了活動成果,并對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建設提出了許多可行性建議。
圖為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發表主旨演講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在座談會上發表講話表示,全方位開放帶動了改革發展,給我國帶來了多方面的重大歷史性變化。他認為,改革開放40多年我國對外開放有三個歷史性轉變:一是由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歷史性轉變。二是從以制造業為主到以服務貿易為重點的開放。三是從經濟全球化積極參與者到經濟全球化重要推動者。新時代的中國改革發展,很大程度上與高水平開放聯系在一起。要在世界大格局形勢下立足自身、著眼長遠,推進以制度型開放為重點的高水平開放,經濟特區仍然扮演著重要的先行先試的作用,開拓者的作用,敢闖敢試敢干、敢為人先的特殊作用。
圖為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原副院長何建華發表講話
“經濟特區是改革開放的一大創舉。”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原副院長何建華教授表示,通過實地調研,對改革開放興辦經濟特區進行了再認識。對新時代經濟特區如何繼續“特”下去,何建華提出四點建議。一是在促進自身發展上,應當在螺旋形上升的更高層面上改革開放再出發,著力實現高質量發展。二是在承擔國家使命上,應當站高望遠,自覺融入國家戰略,發揮各自獨特作用,為國家整體發展作出更大貢獻。三是融入國際循環上,應當順應新一輪經濟全球化趨勢,高水平參與國際分工合作。四是在實現創新發展上,應當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推進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上先行先試起示范作用。
“經濟特區40年@治理現代化”網絡主題宣傳活動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網絡理論傳播局)主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地區經濟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辦公廳協辦,廣東省委網信辦、福建省委網信辦、海南省委網信辦、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網信辦、中國經濟網承辦,而活動的線上傳播也將持續推進。
原標題:“經濟特區40年@治理現代化”網絡主題宣傳活動總結座談會在海南舉行
責任編輯:吉訓偵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