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8月31日消息(記者 鐘圓圓)8月31日,由中央網信辦主辦的“經濟特區40年@治理現代化”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在海南落幕。人民網、新華網等10家中央重點新聞網站、重點理論網站和經濟類權威媒體記者以及多名知名專家學者組成采訪調研團,從深圳出發,先后走訪了珠海、汕頭、廈門等5個經濟特區,在風景秀麗的海南召開活動總結座談會。
8月29日下午,采訪團及隨行專家來到海南,開始了為期3天的線下調研。他們先后實地走訪了博鰲樂城醫療先行區、海口復興城互聯網創新創業園、海口灣等地,深入了解海南經濟特區建設發展情況,探索傳播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發展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經濟特區40年@治理現代化”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在海南落幕。
會議開始前,記者和隨行專家在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參觀了中國改革開放成就展、中改院院史展。座談會上,記者、專家齊聚一堂,暢談此行的收獲,分享了活動成果,并對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建設提出了許多可行性建議。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也在座談會上暢所欲言。
“從經濟特區到建設自貿港,我們可以看到海南有非常多的制度創新和實踐創新,敢闖敢試、先行先試的理念一直貫穿始終。”中國日報網平臺運營部主編王旭泉表示,通過實地走訪和專家點評,記者更加深入了解經濟特區40年來社會治理的變化,以及背后的意義。活動結束以后,他將結合實地采訪和專家點評,推出系列融媒體產品,展示包括海南在內的經濟特區社會治理經驗。
從20世紀80年代至今,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原副院長何建華教授曾多次來到海南,一路見證著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余年來的變化和發展。“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自由貿易港,是一個全新的課題,備受國內外關注。”何建華表示,如果說經濟特區是中國改革開放的高效“試驗田”,那么,海南自由貿易港將成為我國改革開放的新高地。海口、三亞等城市的基礎設施、經濟實力、人口規模、社會形態等條件都具備了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物質基礎,信息化服務于城市化、社會治理方面,海南也有著很好的基礎,可考慮以高新科技為引領,不斷推進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
此次活動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網絡理論傳播局)主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地區經濟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辦公廳協辦,廣東省委網信辦、福建省委網信辦、海南省委網信辦、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網信辦、中國經濟網承辦。
本次活動由海口海宏信會議速錄服務有限公司高級速錄師張偉提供速記支持。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