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在協助交警疏導交通。記者陳聰聰攝
走在街頭,相信很多人都有一個相同的感受:三亞這座美麗的城市,展現出熱帶濱海旅游城市的獨特魅力。
經過“創文鞏衛”,三亞的市容市貌煥然一新,市民素質和城市品質同步提升。人居環境的改善,讓每一個生活在三亞的人都第一時間享受到了“創文鞏衛”的“紅利”。
今年是三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沖刺之年,全市上下始終堅定“創則必成”的信心和決心,扎實推進“創文鞏衛”工作,創新城市治理方式,提升城市文明水平,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日益增加,為三亞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城市形象與發展環境不斷改善
在新一輪的創建中,三亞成立了市社會文明大行動暨創文鞏衛工作領導小組,同時設立7個指揮部,針對難點,加強整治,補齊短板,全面推進。進一步完善“片長+網格長+12345熱線”的“兩長一線”管理機制,對全市網格進行重新劃分為63個大片區、922個網格,將各級領導和各單位放進網格。
包點負責,上下聯動,“創文鞏衛”工作緊張有序展開:
對主次干道行人亂闖馬路、機非混行、闖紅燈、逆向行駛、斑馬線不禮讓行人、亂鳴喇叭等不文明行為,大力開展文明交通整治行動;對城市街區、生活小區樓道、在建工地、公共廁所等場所的“牛皮癬”式非法廣告和主次干道、背街小巷沿街商鋪占道經營進行大力整治……
全市上下同心共建,攻克了一個又一個城市管理頑疾,讓大家共同的家園變得更加美好。
“城市管理水平提高了,以前隨處可見的‘牛皮癬’小廣告,如今已經很少見,城市變得更美了。”市民對城市管理的滿意度,始于他們對生活環境改善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打開手機App‘陽光餐飲’,即可實時監控773家餐飲服務單位的后廚。”“陽光餐飲+智慧監管”讓消費者直接獲知食品安全管理信息和實時加工操作情況,有效守護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從治理城市“牛皮癬”到抓食品安全,從生活環境改善到健康服務水平提升,一系列“創文鞏衛”工作的生動實踐,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不同維度,推動城市形象與發展環境不斷改善。
讓“創文鞏衛”成為常態化
在海棠區龍江風情小鎮智能垃圾分類投放站,小鎮蛋糕設計師王艷秋拿出IC卡,分別打開可回收垃圾箱口、有害垃圾箱口和其他垃圾箱口。垃圾投放后,她在旁邊的水池清潔雙手,順便在兌換機上用積分兌換了一卷垃圾袋。
加快推進垃圾分類是“創文鞏衛”的必選項,是一項基礎性工作。截至今年7月,海棠區已在7個村(居)共建設15套智能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站。其中,龍江風情小鎮智能垃圾分類投放站運營兩個月以來,垃圾分類總投放量近17噸,效果十分顯著。這是三亞常態化“創文鞏衛”的一個剪影。
三亞把“創文鞏衛”工作與市民素質、城市品質提升,以及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結合起來,久久為功,確保“創文鞏衛”永遠在路上。
8月6日,天涯區6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點同步揭牌。至此,建設完成天涯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馬嶺大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南海社區、西島社區等10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及解放路風情街、妙林村妙山等3個新時代文明實踐點,力爭打造融思想引領、道德教化、文化傳承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基層綜合平臺。
8月11日,吉陽區首個大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卓達大社區綜合服務中心揭牌。卓達大社區是繼天涯區馬嶺大社區、育才大社區之后,全市29個大社區中第三個揭牌的大社區。這是三亞又一次探索城市黨建新模式,提升城市管理服務水平,凝聚城市發展新動能的新舉措。
這些更高層次、更高水平的文明創建工作,都是提升市民素質和城市品質的有效舉措,為全面提升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撐,也讓三亞這座城市散發更多文明魅力。
在此過程中,三亞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著眼培育時代新人。組織開展“道德模范”“三亞好人”等評選,運用基層宣講、公益廣告、專題展覽、故事匯巡演等方式,開展道德模范等先進模范學習宣傳活動,崇德向善蔚然成風。組織開展“十百千萬”創建活動,即十個文明旅游示范街、百個道德廣場、千個文明樓道、萬個文明家庭創建,激發三亞人內心深處向往文明、向往美好的生活態度。
讓人民群眾共享創建成果
在海棠區南田居道寧小組,居民文桂珍不再“談廁色變”,“現在廁所地板鋪上了瓷磚,還設置洗手盆和沖水式馬桶,方便多了。”
“以前沒廁所,洗澡也不方便,現在日子好過了,生活環境也好多了。”居民們紛紛點贊。除了推進“廁所革命”,農貿市場臟亂差等一系列與百姓切身利益相關的問題也進一步得到解決。
“創文鞏衛”需要依靠市民,其最終成果也會惠及到每一個市民。為民、惠民、靠民,正是三亞“創文鞏衛”不變的宗旨。
實施“五愛”衛生健康大行動、“廁所革命”“清潔家園”行動,以“干凈、衛生、整潔”為基本標準,清理農村生活垃圾、農村生活污水、畜禽糞污及農業生產廢棄物,推進農村廁所、村莊道路改造,下大力氣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開展“兩個全民”(全民閱讀、全民健身)活動,切實提高市民綜合素質。圍繞“點亮閱讀夢書香溢三亞”全民閱讀活動,策劃推出“你讀書我買單”“夜讀·品味筆墨芳香”等10項活動,培養市民閱讀好習慣;開展“推動全民健身助力全面小康”全民健身日系列體育活動,實現全民自覺健身、便利健身、科學健身、文明健身。
城市文明程度的不斷攀升,生活于其間的市民,始終是最終受益者。而嘗到了甜頭的市民,也使得“創文鞏衛”有了更廣泛的民意基礎,從而使創建“更上一層樓”。
8月7日,“綠水行動之守護三亞母親河”活動在三亞河新風橋右側親水平臺啟動。就讀于三亞南新小學三年級的范博軒,當天上午一大早就和家人一起來參加志愿活動。“只要有時間,媽媽都會帶著我一起做志愿服務活動。”年僅9歲的范博軒,從去年春節期間便和家人在三亞參加清潔海灘、慰問孤寡老人等志愿服務活動。
從“迎接亞沙會,人人講文明——爭做文明有禮三亞人”全民大行動,到“一座城市一起文明”全民志愿服務月活動……在三亞,人人都是“創文鞏衛”的參與者和親歷者。大家發自內心的支持和參與,在舉手投足間播撒文明,在點滴細節中彰顯文明,為“創文鞏衛”工作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道德風尚逐步形成、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幸福感日益提升——三亞收獲頗豐,而“創文鞏衛”帶來的這些“精氣神”,也讓三亞更富活力、更具魅力。
(記者劉少珠)
原標題:三亞“創文鞏衛”讓發展更富活力
責任編輯:周玉敏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