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大茅村:小網格織就“小康幸福網”

              從曾經的貧困,到如今的幸福生活;從昔日“臟亂差”蛻變“白凈美”……發生在吉陽區大茅村的可喜變化表明,只要基層黨組織強了,基層“網格”織牢了,黨員作用發揮好了,老百姓就有了主心骨、帶頭人,村民的日子就會過得越來越紅火!

              專職網格員、兼職網格員、黨員網格員……黨建網格化不斷升級,讓村里“有能力”的村民“扶起來”了,“扶不了”的村民“帶起來”了,“帶不了”的村民“保起來”了;一次次“黨建+”探索,激活了鄉村治理的神經末梢,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大茅遠洋生態村一角。李學仕攝

              紅色網格鋪就小康底色

              村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村子強不強,要看“領頭羊”。村干部、黨員就是村里的領頭羊。8月16日一大早,大茅村委會黨總支書記高正才來到村民家中了解大小事,逐一安排解決。

              村里建設的暗水溝工程影響到個別村民的青苗,有些村民表示不理解也不支持。生產引水工程建設是大茅村的重點民生項目,通過對上塘過涵橋、沙塘水壩落沙池及近百米的暗水溝的修建,確保下游200多畝水田生產用水。推進暗水溝建設進度迫在眉睫,為此,高正才帶著村里的專職網格員、兼職網格員、黨員網格員三番五次上門作村民的思想工作,最終取得村民理解與支持,項目順利施工。

              大茅村紅白理事會成立后,仍有部分村民家里紅白事“大操大辦”,高正才將家族內部的7名黨員召集起來,不僅以身作則,還要求自家親戚文明簡約操辦婚喪事宜,拒絕鋪張浪費,自覺遵守紅白理事會的規定。

              諸如此類化解矛盾糾紛或及時推動村規民約的事情,在大茅村經常發生。這得益于村里推行的黨建網格管理全覆蓋。

              在大茅村,一網兜起大小事,搭起便民“服務橋”激活了鄉村發展動力。

              昔日“臟亂差”蛻變“白凈美”。大茅村委會用足內力,出資14.5萬元對17個村小組水溝、渠道、村道進行完善修整,村道路燈覆蓋率已達到60%,排污處理管道、橋梁、村道鋪設、修繕已完成70%,自來水全部實現鋼管改造,村莊電網、光網實現全覆蓋,煤氣管道安裝也正在進行……人居環境不斷改善,暖了民心。

              大茅村的青山綠水間掩映的都是黨員干部的一片赤誠之心。每月開展一次走訪活動,了解網格內的重大信息,及時進行研判,第一時間上報情況,各級網格長、基層網格員充分發揮專長,撐起基層黨建一片天。  

              ▲綠意盎然的大茅村。李學仕攝

              “大茅河是村里的‘母親河’,能為‘母親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感覺很高興。雖然支部委員巡河沒有補助,但是河道治理好了,家鄉變美了,很值得。”大茅村河道專管員、專職網格員黎雄武說,“不管刮風下雨,還是烈日當空,都要到河段看看,這是河道專管員的工作職責。”看到精心呵護的大茅河碧波蕩漾、魚翔淺底,他打心眼里高興。

              “以前,村里有多少黨員、做了什么事,大家不清楚,也不關心。網格化之后,大家都要耕好自己的‘責任田’,既增強了黨員的責任感,也方便群眾監督黨員的一言一行。”吉陽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陳小寶說,大茅村對原有的黨建網格化管理進行優化升級,專職網格員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開展宣傳教育、矛盾調解等多個方面工作;兼職網格員由村務協商會成員、“兩代表”、鄉賢人士等人員擔任;黨員網格員以本村黨員擔任黨建網格員為主體,由村里無擔職的黨員擔任黨建網格員,帶動全體村民致富。網格的又一次優化升級,既給村里優秀的黨員“搭梯子”,又給他們“壓擔子”。

              “如果村民有困難,網格員不管不問,要批評!如果黨員在為人處事上‘掉鏈子’,也要受批評”“黨員作風評分標準細則有6條,不合格黨員的細則有8條”……談起大茅村黨建網格化管理,陳小寶如數家珍:量化考評由村級黨組織實施,每半年評定一次。最大限度地激發黨員參與積極性,村委會嚴格把關,好中選優,從村里的致富能手、退伍軍人、返鄉大中專畢業生中挑選“佼佼者”擔任網格員。

              目前,大茅村設置了17個黨建網格,各網格員在各自的“責任田”里,第一時間掌握村情民意、第一時間化解矛盾糾紛、第一時間響應服務需求、第一時間核查辦理結果,切實做到“責任在網格中落實,問題在網格中解決”。

              打造三亞市黨建引領鄉村治理新標桿,大茅村堅持以創新引領,組織開展“一張網、全覆蓋、心連心”基層黨建網格化管理優化升級專題活動,有效整合黨建、民政、綜治等各方面網格力量資源下沉基層,形成“多格成網、多網合一”工作新格局,以“小網格”撬動“大治理”,解決基層治理“最后一公里”。

              綠色理念涵養小康亮色

              增加生態產品和服務供給,瞄準休閑旅游消費需求的新變化,推進農業與旅游、文化、康養、體育等產業融合發展,共享農莊將是美麗鄉村經濟下一爆點。大茅村就是通過黨建引領綠色發展理念,通過美麗鄉村的價值再造提升農業的價值創造能力。

              從海南東線高速出口至海榆中線(即224國道)往五指山方向2公里處就到了大茅村。大茅村是一個典型的黎族村落,因轄區內的大茅山而得名。走進大茅村,三濃水庫旁邊的樹林里棲息著大群的白鷺,這群潔白的精靈用輕巧的身姿守護著古樸寧靜、原汁原味的醉美黎鄉。

              “傳承農耕文化是維系田園風光與鄉村旅游的基石,也是繁榮農耕文化和美麗鄉村的靈魂。”遠洋現代農業生態園相關負責人蘭子漢說,隨著人們對農產品品種、品質、品位提出了更高要求,共享農莊更注重將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提供優質生態產品,讓美麗鄉村“活起來”。

              走進遠洋現代農業生態園,4棟高標準現代化智能玻璃溫室矗立眼前。大茅村民符亞芳戴著口罩,身著工作服,在智能玻璃溫室內水培葉菜,忙完手邊工作的她主動客串起“導游”。  

              ▲遠洋現代農業生態園的工人在溫室內勞作。李學仕攝

              “你見過不用生長在土里的番茄么?我們這里不僅有這樣的番茄,還有8種呢,這就是科技改變生活的魅力。”符亞芳告訴記者,溫室內空氣潔凈,沒有噴灑任何農藥,采摘下來輕輕一擦就可以直接入口。

              像符亞芳一樣,入職到遠洋現代農業生態園的村民都會進行集中培訓,學習溫室栽培知識,如水培種植技術、株間整枝打叉、人工授粉、電動采摘車操作使用、智能溫室的基礎知識等,并進行輪崗作業。共享生產技術、經營管理技能,為每一位在這里就職的村民傳授技能,并根據農民自身的特長幫助其尋找職業發展路徑。

              節目表演人員、活動服務志愿者、舂米體驗引導員、稻草人制作師傅等都是農民新的就業方向。此外,村民還可以自由選擇通過入股、合資等形式與遠洋集團共同建設家園。

              蘭子漢說,在村黨總支牽線搭橋下,遠洋集團在大茅村創辦的遠洋現代農業生態園以“農旅融合”,發展民宿、試驗田創新種植業等特色產業。農民以土地入股,享有土地租金收益。土地增值每畝每年可達7000元。村民不僅可以獲得村小組22%和村委會8%的固定年分紅金,也可以到公司上班,解決就業問題。通過產業保障、基礎設施、技術和就業等方面的一系列幫扶,大茅村全村人均年收入達到17583元,比2017年翻了一番。目前,已有80多位村民先后到共享農莊就業。

              因地制宜將沉寂的村集體土地盤活,既增加村民收入,又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真正為美麗鄉村打造“不走的產業”。

              大茅村以“企業帶動、土地入股、村民參與”方式,開發鄉村健身休閑農業,打造運動休閑特色鄉村。發動農村黨員、復退軍人和農民群眾積極參加三亞理工學院職業技術培訓,組織農民群眾參加廚師、面點制作等技能培訓班,將傳統農民變身“技術”農民。

              遠洋集團依托大茅村自身的資源稟賦和文化傳統,結合美麗鄉村和現代農業,打造體育與田園生活相融合的樂園,構建鄉村體育旅游綜合體,將大茅村打造成美麗鄉村游“亮點”和全域旅游“量點”。  

              ▲大茅遠洋生態村里的民宿。陳聰聰攝

              吉陽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楊大智說,在大茅村鄉村振興工作隊的引導下,大茅村積極創新發展思路,采用“合作社+農民”模式,通過黨員示范率先發展農業合作社,帶動村民走上致富路。

              年輕黨員李初向村民租了50畝地種植百香果、綠色有機蔬菜,同時著手規劃休閑區、種植區、餐飲區、住宿區……經營起他的青春之歌生態農莊。

              有了李初的成功探索,大茅村鄉村振興工作隊挨家挨戶上門做工作,宣傳市里的產業幫扶、貼息貸款政策和現代農業發展前景,進一步激發了農戶發展產業的熱情。截至目前,大茅村發展了合作社19家,村內創業店面350家,家庭農場119家,實現就業598人,轉移就業486人。合作社成員人均純收入由2013年的每人每年6700元增至2019年的每人每年21000元。

              以農耕文化為支點,將傳統與現代有機結合,文化與旅游連接,煥發美麗鄉村新風采。

              吉陽區委副書記顧浩表示,吉陽區正在為全區的美麗鄉村疏通路網,將中廖、大茅、羅蓬、紅花、六盤、博后等美麗鄉村串聯成為“鄉村旅游帶”。未來,大茅村與周邊美麗鄉村將實現人流、物流、財流高效聯動,讓農村的綠水青山變成農民的“金山銀山”,讓村民能夠長期、持續受益。

              在這里,紅色力量讓美麗鄉村的資源活了,村民腰包鼓了,日子越過越紅火。

            原標題:三亞大茅村:小網格織就“小康幸福網”

            責任編輯:周玉敏
            •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微博

              用微博掃一掃

            海南社會

            社會民生包羅萬象 進入欄目
            欄目推薦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技術服務 |  法律聲明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
            男女男精品网站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亚洲| 久久精品国产96精品亚洲|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日韩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 最新国产精品自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YW|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一区| 99热这里有精品| 久久国内精品自在自线400部o|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伊人av| 久久精品亚洲男人的天堂| jizz国产精品网站| 丰满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软件| 亚洲国产日韩视频观看| 日韩精品在线观看| 四虎成人精品无码永久在线|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麻豆|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普通话a | 久久综合精品视频|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 99国产精品久久| 国産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麻豆AR影院|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www| 国产精品户外野外|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 国产精品伦理久久久久久| 精品久久人人爽天天玩人人妻| 国产精品亚洲mnbav网站| 精品人体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麻豆入口| 97久久综合精品久久久综合| 三上悠亚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乱码成人| 亚洲精品夜夜夜妓女网| 久久97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友在线| 久热香蕉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久综合九色合综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