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玉潔 尤夢瑜記者 王玉潔 尤夢瑜
一系列干貨滿滿的開放政策、一份誠意十足的海南邀請,促成一趟外交官的發現之旅、一場對話自貿港的國際交流。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發布以來,海南再一次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受到我省邀請,8月12日至15日,37國的73位駐華大使以及駐穗、駐滬領事官員集中訪瓊,其中大使3人,總領事和代總領事24人,國別涵蓋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等。
海南自貿港有哪些優惠政策,產業發展得怎么樣,有哪些投資機遇?帶著這些問題,駐華使節先后來到海口、澄邁、瓊海、三亞等地,通過會見座談、推介交流、參觀考察等活動了解海南自貿港政策、特色產業及對外交流合作,深入體驗自貿港發展活力,尋找合作新機遇。
“此次到海南參加的一系列活動,讓我對自貿港相關政策有了更深入、立體的了解。海南的蓬勃發展,也讓我們對未來充滿了信心。”馬耳他駐華大使卓嘉鷹與許多其他駐華使節有同樣的感受,“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都是馬耳他可以和海南展開合作的方向。”
全方位宣介自貿港政策
37國73位駐華使節集中訪瓊,是《總體方案》發布以來我省首場重大對外政策宣介交流活動,也是我省建省辦經濟特區以來規模最大、層次最高的一次駐華使節集中到訪。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劉賜貴會見駐華使節時表示,海南愿與各國深入交流,聽取他們在自貿港建設、對外開放和國際貿易投資規則等方面的意見建議,進一步拓展經濟、科技、旅游等領域務實合作和友城交往,在積極參與海南自貿港建設中共享中國發展機遇、共享中國改革成果。
除了重點園區、企業的實地參訪,省領導會見、海南自由貿易港政策宣介會暨經貿合作交流會、海南自由貿易港重點項目集中簽約等環節的設計,讓駐華使節感受到了海南滿滿的誠意和開放包容的態度。
在海南自由貿易港政策宣介會暨經貿合作交流會上,《總體方案》政策干貨是正餐、雙語自貿港投資指南是“餐具”、海南特色美食是加餐,“活動方方面面都令人印象深刻。”加納駐廣州總領事薩繆爾·恩夏感受到了海南的高規格禮遇。
“對投資者來說,一場簽約活動就是一個窗口。我們希望通過集體簽約這扇窗,看看海南哪些領域和項目更受投資方青睞。”海南自由貿易港重點項目集中簽約活動現場,比利時瓦隆大區外貿與外國投資總署首席代表江佩儒感受到了海南發展的潛力,她認為這里投資領域廣泛,蘊含商機多。
這場為期4天的外事活動從籌備到具體實施,前后不過一個月時間。短時間內舉辦大規模的外事活動,對外事工作人員來說,是個不小的考驗,“這得益于多年來我省外事資源的積累,也與我省在保障博鰲亞洲論壇年會等大型外事活動中積累的經驗分不開。”省外辦主任王勝說。
“為了確保活動圓滿完成,省里召開了多次協調碰頭會,各部門各單位通力配合,邀請外賓、協調時間、策劃活動、準備雙語材料、對接需求等每個環節都安排得事無巨細。”省外辦領事處副處長劉楠介紹。
抓住新機遇謀求新合作
“建設自貿港的海南,為全世界提供的機遇令人難忘。我想海南今天的發展也正反映了中國的發展。”愛爾蘭駐華大使李修文相信,愛爾蘭可以與海南挖掘旅游、海運、飛機租賃等更多領域的合作潛力。
通過多聽、多看、多體驗、多感受,駐華使節紛紛表示,他們會發揮“擴聲器”和“助推器”作用,把海南自貿港政策介紹給本國政府、社會各界和企業,抓住機遇與海南推進更多領域的合作。參訪中,海南推出的國際投資“單一窗口”服務,也令柬埔寨駐海口總領事黃萬達印象深刻,他覺得這一服務為投資者注冊、了解相關貿易數據等提供了集中平臺,也提供了更加高效的投資環境。
“貿易自由是海南自貿港的一項重點,在零關稅、低稅率的情況下,這里會成為國外貨物進入中國的重要窗口。”烏拉圭東岸共和國駐廣州總領事馬丁·阿爾維斯說,烏拉圭的埃斯特角和三亞非常類似,“期待烏拉圭和海南在旅游、高新技術、金融等領域展開合作。”
此次來訪的國家,有不少與海南建立了友城關系。“友好城市關系能夠促進雙方民心相通,而民心相通自然會走向貿易相通。”韓國駐廣州總領事洪性旭說他會向韓國企業宣傳自貿港利好政策,推動雙方在ICT(信息通信技術)產業、汽車行業、醫療健康等領域展開合作。
“海南與以色列在‘一帶一路’上占據了重要位置,我們期待海南自貿港可以發展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貿易口岸,推動中以雙方開展合作。”以色列駐廣州總領事勞霈樂則認為,以色列要和海南積極開展在貿易口岸、科技、醫療健康等領域的合作。
“三亞自然風光美,科研實力強。”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產業促進中心讓比利時駐廣州總領事館商務領事費夏娃看到了不一樣的三亞,“我們期待比利時可以和海南在院校合作、科技研發等領域展開交流,也期待更多比利時企業在海南找到適合的投資內容和方向。”
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的生命科技發展,以及醫療設備、器械、藥品的相關優惠政策讓以色列、土耳其、奧地利、智利、烏拉圭等大部分國家的駐華使節印象深刻,大家紛紛期待與樂城展開合作。
活動雖然已結束,但多國與海南更進一步的合作交流即將開始。“海南11個重點園區也能為不同領域的企業提供針對性服務。”荷蘭駐廣州總領事畢肯思表示,自貿港全面的優惠政策還需企業自己來感受和對接。他透露,接下來,由荷蘭政府和企業組成的代表團也將到訪海南,實地尋找商機,洽談合作。
“中國是開放的,海南是開放的。駐華使節積極推動雙方合作的意愿,也是我們期待看到的。”三亞中央商務區管理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陳仕杰說,駐華使節來訪,對他們而言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宣介機會,也為國際交流、總部經濟打造積累了人脈資源、拓寬了渠道。
媒體的關注擴大了活動影響力。連日來,除了《海南日報》、海南國際傳播中心、海南廣播電視總臺等媒體的集中報道外,新華社推出中、英、法三種語言報道;中國國際電視臺則以《中國經濟:全中國最大自由貿易港面向全球投資者開放》為題進行報道;《人民日報》官方推特賬號推送了海南國際傳播中心的英文報道;香港大公網轉載新華社報道,回顧了近兩年來外國駐華使節訪瓊的情況。
探索更多形式的國際交流
“自貿港建在海南,‘世界’就應該在海南。”土耳其駐廣州總領事庫特魯·阿義坎的話也說出了國際社會對海南的期待。
由于疫情的發生,大家都在思考,當今的情況下各國之間應如何展開合作。“傳統的貨物貿易受到疫情沖擊,未來圍繞高科技產業,如軟件、人工智能服務的合作值得我們思考和探索。”埃及駐華大使穆罕默德·巴德里說。
“疫情讓我們看到,互聯網、人工智能技術等可以幫助我們加強聯系。”勞霈樂說,疫情防控期間不能等待,而是要利用現代科技加強溝通。
“受國際疫情影響,很多跨國的實地交流受到限制。對此,我省外事部門積極發揮外事資源,主動對接各國駐華使領館,在防控疫情的前提下開展線上、線下國際交流合作。”王勝介紹,《總體方案》發布以來,就有來自新加坡、荷蘭、丹麥、英國、新西蘭等國駐廣州的總領事到訪海南,期待與海南自貿港展開多領域合作,而此次37國駐華使節訪瓊,更展示了海南的發展成就和機遇,提升了海南的國際形象。
真誠互動、友好交流從不拘泥于形式。8月14日,海南國際經發局聯合多部門線上舉辦海南自貿港優惠政策及投資機遇推介會暨戰略合作簽約儀式;7月22日,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舉辦了一場線上推介會,吸引了150家以色列生命科學企業代表參會;6月24日,省外辦與波蘭盧布斯卡省舉行視頻會議,在“云端”就加強兩省友好交往、共享海南自貿港建設發展新機遇進行交流會談……
“云推介”“云簽約”是我省各部門各單位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出的嘗試。“疫情發生以來,我省始終與眾多國際朋友共同抗擊疫情,守望相助。”王勝說,省外辦還通過線上交流、書信往來等形式同各國駐華使領館分享抗疫經驗、宣傳自貿港政策、表達密切合作心意,讓我省的國際往來不因疫情“降溫”。
(海南日報三亞8月16日電)
責任編輯:邱苗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