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不松勁 脫貧攻堅勁頭足
海口上下凝心聚力,全力以赴決戰脫貧攻堅,確保高標準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如今,行走在海口各大蔬菜基地、工廠車間、農戶田地,處處涌動著決勝脫貧、合力攻堅的熱潮。基地復工復產,貧困戶在田間地頭繁忙生產;線上線下發力,拓寬群眾增收渠道;免費技術和農資,調動農戶耕種積極性……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海口早謀劃、早部署,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帶領廣大群眾共克時艱,努力做到疫情防控、脫貧攻堅兩手抓、兩不誤。
因地制宜 助力農戶復工復產
3月15日上午,在龍華區龍橋鎮永東村一個農家小果園內,蜜蜂在果園與野荔枝樹之間來回飛舞,忙著采花釀蜜。脫貧戶王煥祥逐一查看蜜蜂箱,準備收集已經釀出的蜂蜜。
3月12日,本地葉菜合作聯盟會員蔬菜基地內菜農正在調試噴灌。海口日報記者 康登淋 攝
“這次產量很高,一箱蜜蜂大概能釀8至10斤蜂蜜。”王煥祥粗略算了一筆賬,這批蜂蜜預計能給他帶來7000元的收入。“黨和政府的政策好,只要自己勤勞肯干,日子肯定會越過越紅火。”王煥祥開心地說。
為克服疫情的影響,龍橋鎮根據脫貧戶的實際情況,組織部分代表到永東村種蜂基地選購了86箱優質種蜂,并分發給了27戶脫貧戶。如今,這27戶脫貧戶養的種蜂都已釀出了第一批蜂蜜。
在抓緊恢復貧困群眾農業生產的同時,海口大力解決就業困難問題。通過開發公益崗位,實行復工獎勵政策,組織貧困戶參加農產品采收、分揀、包裝等方式擴大就業。對受疫情影響導致生產經營困難的企業,協調其與貧困戶員工采取協商薪酬等措施,優先保留貧困戶員工勞動關系;對積極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的企業,優先落實相關激勵政策。
線上線下 拓寬群眾增收渠道
連日來,在秀英區永興鎮永樂村脫貧戶林麗元的瓜地里,一個個佛手瓜掛滿枝頭,林麗元正和家人忙著采收。“多虧有永興電商扶貧中心的幫忙,才讓我們的佛手瓜不愁銷路,還能有個好價錢。”林麗元說。
“我們發起的永興火山佛手瓜拼團活動,受到了大家的歡迎,108個愛心小區參與購買。”永興電商扶貧中心運營主管王庭輝介紹,活動共賣出2萬多斤,永興8名脫貧戶直接受益。
為解決疫情對農產品銷售造成的影響,秀英區發動永興電商等8家電商平臺開展撒網式收購,將散落的小農戶和脫貧戶的蔬果進行統一收購、集中配送,已幫助全區72戶脫貧戶銷售161469斤瓜菜,實現脫貧戶待銷瓜菜、待銷禽畜全部出售。
不僅是秀英區,海口各區各部門通過線上線下齊發力,拓寬貧困戶農產品銷售渠道。通過幫扶單位、機關干部職工認購,聯系島外經銷商收購,并依托本地家樂福、大潤發、旺豪、盒馬鮮生等商超采購銷售,上架海南愛心扶貧網、永興電商、漫游谷等電商平臺,發動愛心企業認購。依靠市菜籃子集團收儲,多方式多渠道多平臺解決貧困戶農產品滯銷問題。
美蘭區金堆村則依托成熟固定的電視夜校活動,積極開展愛心夜校集市活動,搭建集市平臺,連接群眾和社會愛心力量,密切產銷對接,有序推進復工復產。
免費農資 保障春耕生產順利
春耕時節,農業物資最受農戶關注。疫情防控期間,海口將免費農資送到貧困戶手中,同時加大力度組織農業技術服務隊到田間地頭,指導貧困戶瓜菜種植,調動他們生產積極性。
針對貧困戶生產種植中肥料短缺等問題,海口市供銷社分別向新坡鎮、龍泉鎮和大致坡鎮289戶貧困戶免費發放20噸有機肥。為保障農民專業合作社、生產種植基地,尤其是貧困戶參股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農資供應,海口市供銷社采取農資先供、售后結賬形式,以穩定、優惠的價格服務春耕。
為鼓勵農戶復工復產,瓊山區出臺了一系列惠民政策,以每戶300元的物化補貼,鼓勵農戶復工復產。還通過各種舉措,保障農資的正常經營,全區68家農藥店、68家農資肥料店、10家農機銷售和維修店等涉農企業達產率均為100%。
脫貧攻堅越到緊要關頭,越要堅定必勝的信心。目前,海口全市上下正凝心聚力,全力以赴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確保高標準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責任編輯:林芳羽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