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強我省醫療機構的智能化建設?海南醫學院教授牟忠林:
建議醫療衛生區域及個體 加快大數據信息系統建設
牟忠林
南國都市報、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3月14日訊(記者 王天宇)在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設背景下,我省人工智能在醫療健康領域正在逐步推廣應用,雖然帶來了便捷,但還存在不足。對此,海南醫學院教授、南國智庫與海南南海健康產業研究院聯合課題組高級研究員牟忠林建議,我省應在建設自由貿易港的背景下,加快建設醫療衛生區域及個體大數據信息系統。
我省醫療人工智能應用 正在推廣但存在不足
如今醫療科技快速發展,醫療領域的人工智能化成為矚目的焦點,它打破了傳統的醫療模式,將現代科技及信息技術融入醫療的日常工作中,使醫療工作更加有效率。
牟忠林說,在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設背景下,海南省人工智能在醫療健康領域正在逐步推廣應用“AI+健康醫療”模式,如AI+疾病診療、AI+醫學影像識別、AI+健康管理、AI+機器人等。
例如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超級醫院與國際先進醫療團隊開展深度合作,在遠程會診、遠程培訓、智能技術及人才合作等方面取得明顯進展,正在為打造國際醫療健康行業智能化標桿做出努力。
此外,海南省基層醫療機構在此次抗疫中也充分發揮人工智能所帶來的高效,如白沙縣人民醫院門診中,啟用的人工智能測量機器人具有非接觸、實時傳輸等特點,這可以指導工作人員迅速反應,對體溫異常人員再檢查,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時,也減少了院內感染的風險。
牟忠林說,雖然我省在應用醫療人工智能方面帶來高效、便捷,但也存在著不足。
“現代醫學專業的發展‘專而精’,推動著醫學科研及技術的進步,但缺乏既懂醫學也熟練掌握人工智能的復合型人才。”牟忠林認為,這對于大量的數據無法進行有效的專業化整合,且醫務人員平時的工作繁忙及專業的研究,亦缺乏精力對人工智能的研討,使得醫療資源沒有得到深入應用。而“互聯網+”依托于信息技術進行醫療上的互聯互通,通過互聯網了解患者病情時,如不加強監管,可能會存在安全隱患。
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
人工智能將成醫療管理者有力幫手
為了進一步發展我省醫療機構人工智能化建設,牟忠林建議首先要支持和鼓勵醫療機構成立人工智能專家委員會。因為醫學人工智能作為醫學研究前沿領域,有著較大的應用前景,所以應鼓勵醫院在院內成立相關委員會,通過復合型專家人才及多部門協同管理醫學人工智能的研發和使用,同時加強監管,使人工智能在實際應用中發揮作用。
牟忠林說,疫情的發生,是對一個醫療衛生體系的檢驗,信息之間的互聯互通可有效減少因信息缺乏帶來的防控阻力。
對此,牟忠林建議,應加快醫院信息系統的交叉融合與安全防護。不過最關鍵的還是應該加快建設海南省醫療衛生區域及個體大數據信息系統。
“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人工智能在大量數據的基礎上,對臨床數據、自然語言進行精準的識別、處理,成為醫療管理者實時監測、實施預防、實施診治的有力幫手。”牟忠林說,醫療機構一方面可與專業的互聯網機構合作,讀取患者的大數據信息,構建患者醫療信息數據庫和患者健康賬戶,充分合理利用醫療數據信息,為患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另一方面可提升醫療機構的數字化醫療水平,使醫患信息可與其他醫療機構進行共享,同時通過區域合作,構建大型的醫療信息共享平臺,定期開展醫療機構間的案例分析交流,提高專業技能,追蹤前沿動態,提升學術水平。
《海南自貿港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問題探討》課題研究系列五
總策劃:
韓潮光 羅建力 陳嘉奮
課題執行:
南國智庫 海南南海健康產業研究院
課題組成員:
曾渝 王勇 張東獻 黃小玲 劉靜 徐瓊花 鐘麗 陳燕瑩
責任編輯:王思暢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