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開展“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進一步降低企業準營門檻
打開“小門”破解“準入不準營”
■ 海南日報記者 羅霞 通訊員 劉詩琦 王雪梅
去年12月1日起,海南自貿試驗區開展“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這是在以往我省深化“證照分離”改革的基礎上,真正實現涉企經營許可事項的全覆蓋。
對企業而言,“照”和“證”就像進入市場的兩把鑰匙,一把打開進入市場的“大門”,一把打開行業準入的“小門”。一些企業在拿到營業執照進入市場的“大門”后,還進不了特定行業和領域的“小門”。
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開展“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通過打開“小門”,有利于進一步降低企業市場準入門檻和制度性交易成本,對充分釋放企業創業創新活力、優化海南自貿試驗區營商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528項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全覆蓋
日前,國務院正式印發《關于在自由貿易試驗區開展“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的通知》,明確2019年12月1日起,在包括海南自貿試驗區在內的全國18個自由貿易試驗區開展“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工作。
海南省政府辦公廳隨后印發的《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開展“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實施方案》明確,2019年12月1日起,在海南自貿試驗區對法律、行政法規、國務院決定設定的523項涉企(含個體工商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營許可事項清單和地方性法規、地方政府規章設定的5項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實行全覆蓋清單管理,開展“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工作。
“在此前全省實施130項‘證照分離’改革事項的基礎上,此次改革范圍進一步擴大,共涉及中央層面和地方層面的528項涉企經營許可事項。”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說,改革后,通過對涉企經營許可事項采取直接取消審批等4種方式管理,企業的準營門檻降低,開辦更加方便。
4種方式分類推進改革
從數量來看,中央層面設定的523項涉企經營許可事項中,直接取消審批13項,審批改為備案8項,實行告知承諾60項,優化審批服務442項;地方層面設定的5項涉企經營許可事項,管理方式均為優化審批服務。
其中,直接取消審批的事項為: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拖拉機駕駛培訓學校、駕駛培訓班資格認定,消防技術服務機構資質審批,典當業特種行業許可證核發,工程造價咨詢企業甲級資質認定,工程造價咨詢企業乙級資質認定,國際客船、散裝液體危險品船運輸業務經營審批(初審),從事大陸與臺灣間海上運輸業務許可(初審),石油成品油批發經營資格審批(初審),石油成品油批發經營資格審批,石油成品油倉儲經營資格審批(初審),石油成品油倉儲經營資格審批,從事強制性認證以及相關活動的檢查機構指定。
“我省將創新和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省將加強審批與監管的銜接,堅決糾正“不批不管”“只批不管”“嚴批寬管”等問題。(海南日報海口1月2日訊)
責任編輯:邱苗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