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海加快東部中心城市建設,全力支持樂城先行區發展,將更多發展成果惠及百姓
萬泉河畔奏響幸福發展新樂章
瓊海市博鰲鎮沙美村在建設美麗鄉村過程中,形成以保護紅樹林為主的濕地生態區。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
■ 海南日報記者 袁宇
11月15日,來自江西的患者張先生在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以下簡稱樂城先行區)接受了人工角膜移植手術。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的專家親自操刀,為他移植了國際上使用最廣泛的波士頓人工角膜。術后,困擾他10多年的眼疾有了明顯改善。
張先生的病情改善,得益于樂城先行區“先行先試”的特許優惠政策。
瓊海市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樂城先行區是海南建設自貿區、自貿港的先導性項目,也是瓊海未來的發展核心,將全力支持樂城先行區發展,爭創海南自貿區、自貿港建設的示范標桿。
與此同時,瓊海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奮力建設海南東部中心城市,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讓新時代改革發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眾,讓人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打造田園城市 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之路
今年國慶長假期間,瓊海萬泉河、沙美村、北仍村、博鰲亞洲論壇會址、南海博物館、龍壽洋田野公園以及白石嶺等景區再次迎來客流高峰。
“不僅風光美,而且美食多。”湖南游客薛敏和家人一起盡興游覽萬泉河風光后,回到嘉積城區品嘗了瓊海知名的溫泉鵝與嘉積鴨,她告訴記者,選擇到瓊海旅游度假,看重的是這里的優良生態、文明風氣以及豐富文化。
一直堅持綠色發展的瓊海,在服務海南自貿區、自貿港建設大局的同時,認真貫徹落實兩輪中央環保督察的整改工作,全力推進生態環境六大專項整治,啟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半年攻堅行動,把瓊海的“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優良生態為全域旅游加持能量。近年來,瓊海市圍繞生態宜居目標,以田園城市建設為主抓手,建成了南強村、沙美村、北仍村等一批五星級美麗鄉村,打造了博鰲國家農業公園、龍壽洋萬畝田野公園、沙美濕地公園等一批鄉村振興示范點,形成了“多點布局、串點成線、連線成面”的全域美麗鄉村格局。
瓊海市旅文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沙美村、北仍村、加腦村等村莊先后獲得“中國美麗休閑鄉村”“中國最美休閑鄉村”“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等殊榮,鄉村體驗游成為瓊海旅游的一大特色品牌。目前,以旅游業為龍頭的第三產業撐起了瓊海經濟增長的半壁江山。
“絕不以犧牲環境換取一時的發展。”瓊海市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服務海南自貿區、自貿港建設的同時,將繼續嚴把項目準入環保關,堅決不上污染環境的項目,同時還將繼續發力補齊生態“短板”。
今年以來,瓊海市穩步推進雙溝溪黑臭水體治理、生活垃圾焚燒廠擴建、污水處理廠提質升級,一如既往地重拳打擊非法采砂活動。
發動核心引擎 全力打造醫療健康產業高地
10月29日,我國內地首例新一代心臟收縮力調節器(OPTIMIZER Smart)植入手術在博鰲超級醫院完成,這是樂城先行區內創造的第16個全國首例。
樂城先行區是未來瓊海的發展核心。今年初,瓊海確定了“三地兩區一中心”的發展戰略,即打造國際醫療健康產業新高地、國際旅游會展目的地、國際公共外交基地、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示范區、國家生態文明戰略示范區、國際經濟文化合作交流中心。
瓊海市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把樂城先行區作為推動瓊海發展的核心引擎,以醫療健康產業為核心,構建一核多元的產業結構,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抓手,穩步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動力轉換。
截至2019年6月,樂城先行區累計營收6.95億元,引進院士專家團隊51個,正式受理投資項目81個,開工建設16個,已有9家醫療機構開業或試運營。
在推動樂城先行區發展的過程中,瓊海以“極簡審批”為主要抓手,向改革要動力。“通過‘極簡審批’試點,原本需要429個工作日的審批縮減至58個工作日,極大釋放了投資活力。”瓊海市委相關負責人說。
“我們2個小時就完成了企業注冊,5個月就實現了項目落地。”海南瑞達麥迪賽爾國際醫療中心常務副總經理武向東說。
瓊海還在全省率先通過“多規合一”改革成果審定,如期完成行政體制改革,穩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文化體制改革、“放管服”改革等重點領域改革工作,行政效能進一步提升,營商環境更加優化。
瓊海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力爭到2021年,使樂城先行區健康醫療產業規模達到100億元至200億元,入園企業達到50家以上。
此外,瓊海大力依托博鰲亞洲論壇這一金字招牌,大力發展會議會展業,全面調整產業結構,并積極培育新型金融、互聯網等新興產業,博鰲與樂城先行區良好聯動,初步構建起“一核多元”的現代化產業格局。
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的博鰲超級中醫院里,俄羅斯游客學習書法,體驗中國傳統文化。 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
改善民生福祉 讓群眾過上更美好的生活
產業結構的有效調整,改變了瓊海人民的生產生活,也推動瓊海綜合實力不斷邁上新臺階。2017年至2019年,瓊海連續3年入選“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市縣”榜單。
今年秋季新學期開學,總投資約1.8億元的瓊海中學附屬小學建成投用,新增學位4050個。對家住瓊海市豪華路的市民符明香來說,這所就建在家門口的學校讓她滿心歡喜,“原來的學校班上人多,新學校條件更好了,老師也更好管理了。”
近年來,瓊海財政投入民生的資金大幅增長,去年創出歷史新高。據統計,去年瓊海民生類支出達54.7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7%,同比增長32%。
瓊海堅持以醫療、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務為重點,全力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要,財政支出的80%以上投入民生領域。
“全力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貧困發生率已降至0.35%。”瓊海市扶貧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全市已累計完成脫貧2616戶10520人,5個整村推進貧困村全部出列,“目前全市未脫貧戶586戶1244人,今年將全部脫貧。”
瓊海市還不斷完善文化生活等基礎設施。萬泉河畔的瓊海市文化體育中心正在全力推進項目建設,更多的公園、學校、醫院改造等重大民生工程陸續上馬。
“硬件”持續完善,“軟件”建設也不落后。瓊海市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以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建設等工作為抓手,激發全市人民主人翁精神,將城市公共服務職能延伸入村,推動社會管理治理從粗放式管理到初步實現精細化治理的本質轉變,社會秩序、城鄉面貌不斷向好。
據了解,瓊海市近年先后被評為“全國平安建設先進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文明城市”。
瓊海市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全市上下將堅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定不移一以貫之地發揚斗爭精神、奮斗精神,堅持突出特色資源優勢,充分發揮博鰲亞洲論壇品牌的帶動作用,加快海南自貿區、自貿港建設和海南東部中心城市建設。
(海南日報嘉積11月18日電)
今年1月-8月,瓊海全市空氣、水質、近岸海域等環境質量優良率均達100%,森林覆蓋率穩定在62%
今年1月至6月,瓊海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7.40億元,按可比價格增長3.0%,其中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3164元,同比增長8.5%
截至2019年6月,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累計營收6.95億元,引進院士專家團隊51個,正式受理投資項目81個,開工建設16個,已有9家醫療機構開業或試運營
責任編輯:邱苗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