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五指山市暢好鄉什哈村內,漫山遍野油茶花盛開,伴隨著陣陣山風,縷縷幽香入鼻來。走近一看,那白色的油茶花旁,一個個金色的油茶果在冬日暖陽下搖曳生姿。
豐收的喜悅洋溢在每一位什哈村民的臉上。更讓他們感到高興的是,今年,辛勤種下的油茶將通過加工制油等方式,帶來更多的經濟收益。這一切的改變,還得從今年3月一批人的到來開始說起。
和祥進(右一)到農戶基地了解油茶種植情況。通訊員 周歲佳 攝
什哈村地處山區,距離五指山市區約22公里,交通不便。今年3月,五指山市法院司法警察大隊副大隊長和祥進,作為鄉村振興工作隊長和其他兩名隊員一同來到了村里。
“這是我第一次到農村工作,剛開始心里也沒底,不知道鄉村振興要從哪里入手。”望著那條彎曲的盤山路,和祥進和隊員們犯起了愁。
什哈村油茶加工廠房即將投入使用。通訊員 周歲佳 攝
經過長時間走村入戶拉家常,和祥進等人對什哈村的基本情況已經有所掌握,發展產業項目的思路也慢慢清晰了。
“什哈村海拔高,晝夜溫差大,其他的經濟作物如橡膠、芒果、檳榔等產量不高,但卻非常適合油茶生長,而且村民有種植油茶的基礎!”和祥進說,經過初步統計,什哈村種植油茶的面積約有2600畝,但是油茶的銷路和價格并不穩定,這成為鄉村振興工作隊急需解決的問題。
在多次走訪調研后,建設油茶加工廠的想法開始在和祥進的腦海中浮現。“原來村民收果后要么直接賣鮮果,要么晾曬后賣干果,經濟收益較低,而如果加工制油后,每斤大概可以賣到300元!”
這一想法得到了其他隊員和暢好鄉的大力支持,鄉政府將此項目列為鄉村振興產業發展重點項目,總共投入60萬元作為建設資金。目前,加工廠已經基本完成建設,正在進行設備調試,很快將投入使用。同時,和祥進還鼓勵帶動申請注冊油茶商標、搭建拓寬電商渠道,旨在幫助什哈村打造“一村一品”特色產業。
“村里現在掛果的油茶約500畝,年產量約10000斤生果,后續產量將逐年提升。”站在即將建成的加工廠房內,和祥進指著榨油機器說道,“我們預計初期的年產油量可以達到2000斤,按市場價格油茶300元/斤,每年油茶產業的收益將達到60萬元左右。”
相較于國內其他油茶產區,什哈村的油茶規模并不大,但和祥進卻把它當作孩子一樣精心照顧。“什哈村油茶產業升級的態勢已初步形成,加強油茶的種植管理也我們鄉村振興工作隊的一項重要工作。”和祥進介紹,今年6月,他積極利用派出單位的資源優勢,為什哈村117戶貧困戶爭取到優質油茶肥351包,并通過“走出去、引進來”的方式加強對油茶種植管理的培訓力度,進一步確保了油茶的掛果產量,為油茶的科學管理勢頭打下良好基礎,為鄉村振興孕育全新希望。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五指山11月13日消息 南海網記者 葉俊一 通訊員 周歲佳)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