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廁所革命”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海南省決定開展“廁所革命”半年攻堅戰,確保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95%以上,力爭實現全覆蓋。南海網推出系列整合,梳理各地推進“廁所革命”的先進經驗,借鑒特色案例,助力海南進一步推進“廁所革命”工作。
廁所革命事關千家萬戶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既要管當前,更要管長遠,建立農村改廁長效管護工作機制是確保廁所革命成功的關鍵一環。“一個土坑兩塊磚,蚊蠅成群臭熏天”曾經是新泰市農村旱廁的真實寫照,自2016年啟動農村改廁以來,實現了農村廁所建好一個、管好一個、用好一個。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農村廁所無害化改造12.11萬戶,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92.73%。
一起來看看廁所革命的“山東經驗”。
推動改廁工作重心逐漸由推進建設進度向建立長效管護工作機制轉變,逐步建立起“管收用并重、責權利一致”的長效管護機制,確保“廁具壞了有人修、糞液滿了有人抽、抽走之后有效用”。
山東省泰安市新泰市羊流鎮自古以來就是交通要沖,素有“南京到北京、羊流在當中”的俗語,而今全鎮下轄90個行政村,人口近10萬,共有1.8萬戶進行了廁所改造。為解決改廁后廁具維修難和糞液清運難問題,羊流鎮以政府購買社會服務的形式,購置小型抽糞車10輛、廁具配件200套,委托專業公司為農民群眾清運糞液及維修廁具。由專業公司負責清運糞液和維修廁具,打消了農民群眾對改廁工作的顧慮。
從農戶家抽走的糞液最終去了哪里?
在羊流鎮徐家莊村,一個容積400立方米的糞液處理池剛剛建成,該池長26米、寬15米,可解決周邊25個村、5150戶的糞液收集處理需求。
糞便經無害化衛生廁所發酵處理后所形成的糞液為優質肥料,可以稀釋還田利用。目前,大部分鄉鎮抽取的糞液,應農戶要求澆灌到了自家樹林或者農田。
農村廁所革命任重而道遠,在推進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哪項處理不好,都會讓花了大力氣改造的新廁所不能正常使用。
改廁后,傳統旱廁改為水沖式,帶來了冬季低溫結冰問題。結合當地農戶廁所大都在堂屋外的實際情況,新泰市有針對性地采取防凍措施。
一是選用抗凍產品。
建設使用的化糞池、便器、儲水桶、連接管件等產品,均為具有抗凍性能的達標產品,可以大大降低凍結概率。
二是規范化施工。
將廁具、儲水桶、過糞管等埋置于凍土層之下。新泰地區凍土層厚度為15-20厘米,儲水桶高度60-80厘米,桶頂基本與地面平齊,不會出現結冰影響使用的情形。
三是分類實施保溫措施。
對于部分山區村莊,土石開挖有難度,加上部分老年人腳踩閥不方便,儲水桶半入地或裸露地面放置,均由鄉鎮出資購買保溫材料,組成工作隊統一施工,采用橡塑、棉絮、保溫膜等材料逐戶纏繞防凍;對部分改廁戶安裝立式水箱的,冬季將太陽能與水箱連為一體,用溫熱水沖廁,解決冬季水箱上凍問題;對部分條件好的農戶采取安裝碳晶板或接上暖氣進行保溫,防止冬季上凍,確保正常使用。
近日,山東省青島市市北區城管局園林二公司在北嶺山森林公園等處公共衛生間安裝了3臺智能出紙機,游客可通過手機微信、支付寶掃描二維碼免費取紙,長度70公分,每天最多可取10次,通過科技控制紙張用量,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
廁所門口的公用衛生紙通過刷臉或者掃碼就可以實現免費取用,科技感十足。這款機器可解決公廁廁紙浪費的問題,提升公廁人性化服務水平,為市民提供更加優良的如廁體驗。廁所內安裝有空氣置換設計,既能消除異味又能節省運行成本;可自動識別在無人時,定時開啟紫外線進行殺菌消毒;獨特的地面設計處理及專用的清潔設備,可以快速進行清潔處理,一個廁所一名工人2-5分鐘即可完成清潔,大大提高了清潔效率。
今年以來,青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著眼改善民生,積極推進公廁新增、改造工作,狠抓公廁建設,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關于推進“廁所革命”的有關要求,秉持“小廁所、大民生”的工作理念,努力將公廁建設打造成為暖心惠民工程。截至10月底,200個公廁24小時開放、增加300個公廁專用停車位已完成,公廁新增改造完成114座,目前青島六區城區環衛公廁數量達到866座,全市約有環衛公廁1130座。
“小廁所、大民生”的工作理念,努力將公廁建設打造成為暖心惠民工程。針對公廁數量不足、標準不高、設施老舊等問題,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首先從頂層設計入手,組織開展了集成公廁設計大賽,以此推動青島公廁設計、建設向著生態環保化、設計多樣化、服務人性化的方向發展;組織編印了《青島市公共廁所建設技術導則》,提出環衛工人休息間、男女廁位比例計算公式、第三衛生間、集成公廁等創新理念,填補了青島市公廁建設缺少技術指導性文件的空白。
近年來,淄博市博山區將農村旱廁改造作為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重要民生工程,明確區鎮村三級工作職責,結合本地實際,圍繞標準化、人性化、多功能化的創新方向,堅持政府領導、部門指導、屬地管理的原則,對農村旱廁進行分類管理,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從標準制定、經費保障、規劃用地、宣傳發動等多方面齊抓共管,形成“旱廁改造”的工作合力。墻上還貼著旱廁改造熱線卡,規范標明旱廁改造編號、管護服務電話、監督投訴電話、改廁完成時間、施工隊伍名稱、駐村干部等基本信息。
據了解,淄博市自2014年10月開始全面啟動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過程中充分尊重民眾意愿,靈活選擇適宜三格化糞池式、下水道水沖式、三聯通沼氣池式等廁所改造和化糞池形式。
為確保農戶冬季正常使用清潔廁所,自2019年2月份以來,淄博市博山區針對農村改廁和使用管護服務等方面存在問題,對已經改廁的23073戶進行全面排查,對排查出的防凍措施不到位、排氣管管徑不達標等問題實施集中整改,組織施工隊伍因地制宜地對壓水箱、廁具連接管等關鍵部件進行保溫處理或填埋入地,指導農戶完善廁屋保溫,做好密閉處理,在每戶1100元補助標準基礎上加大投入,追加改廁管護服務經費300萬元。整改工作中,博山區成立了6個督導組,采取督導組掛包鎮(街道)的方式,每天督促整改進度,每5天組織一次集中督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鎮(街道)整改。
為幫助村民及時解除糞液清理的后顧之憂,淄博市博山區石馬鎮農廁管護服務中心協調石馬燕寧安裝服務部進駐,配備抽糞車2部,對后續維修、抽渣等服務進行市場化獨立運營,形成政府監管、公司運營的常態化機制。管護服務中心自主設計了一款便攜自助抽糞器,解決了偏遠山區鄉村道路狹窄抽糞車無法進入的難題,極大方便了后期管護工作。同時,政府對運營公司進行年度考核,通過采取建立旱廁改造后續服務微信群、公布監督服務電話等形式對運營公司服務質量進行監督,將后續管護機制建立完善,最大限度地為百姓用廁提供便利。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