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海口10月31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莊曉珊)10月31日上午,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制度創新案例(第五批)出爐,共發布優化營商環境10項制度創新案例。其中,海南首創紅黑名單再分類制度和統一委托模式,通過設立A(紅色)B(黃色)C(藍色)D(綠色)四色分類,依托全省各級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在全國率先實現參與公共資源交易的全部3類主體、3個階段、6個交易關鍵環節信用核查和聯合獎懲智能化應用,共筑公平誠信的市場環境。
據介紹,海南實施公共資源交易紅黑名單再分類監管,梳理各類法律法規及部門規章,對各類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的監管措施進行分類管理,將失信被執行人等17類黑名單歸為A類,禁止進場交易;將嚴重違法超限超載運輸失信當事人等18類黑名單歸為B類,強制扣減總得分的10%;將建筑領域黑名單等18類黑名單歸為C類,供建設單位和評標專家參考;將各類紅名單和在國家公共信用綜合評價中列為信用“優”級的企業歸為D類,供評標專家參考,在評分相同情況下享有優先中標權。同步建立黑名單動態管理機制,依據相關領域法律法規的制定或修訂,及時進行監管措施的調整。
同時,集中委托獎懲權,統一獎懲標準助力陽光交易。經各相關單位書面委托,允許省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在交易各環節代為行使聯合獎懲職能,解決交易平臺執行獎懲措施的權限問題。依據嚴重失信主體對象分類,對各類參與交易的主體統一采取標準化的獎懲措施,解決各建設單位獎懲措施不一致等問題,避免建設單位人為干擾,讓交易更公開、更透明、更陽光。
另外,交易環節全貫穿,實現三個階段六項環節信用強監管。在公共資源交易事前、事中、事后三個階段以及注冊登記、事項變更、公告發布、響應投標、評標打分、中標公告等六項環節信用獎懲全嵌入,依法依規對嚴重失信企業進行限制。系統將在醒目位置提示限制的具體原因、解除限制的方式方法,督促企業盡快進行信用修復。
該制度還對實施主體、競爭主體和評標專家等三類參與公共資源交易的主體實行信用核查和聯合懲戒措施全覆蓋。與此同時,精準實施獎懲措施,實現獎懲對象動態化管理、獎懲措施自動化執行、獎懲結果即時化反饋。
自海南實施公共資源交易紅黑名單再分類監管以來,截至目前,全省參與公共資源交易的2.6萬家企業和4308名評標專家已全部進行信用核查,對8名列入嚴重失信黑名單的評標專家予以移出;對381家嚴重失信A類企業、代理機構封鎖賬號,禁止參與交易,切實構建起海南信用聯合獎懲工作機制,打造公共資源交易海南誠信品牌。
此外,提升行政效率,減少違規空間,助力陽光交易。通過信用聯合獎懲應用,首先實現公共資源交易領域信用核查和獎懲實施自動化智能化零至一的突破,避免出現因漏核漏查信用狀況導致黑名單企業中標的違規事項發生。其次,信用核查時間由原來手工核查單次5分鐘縮短至1秒鐘,大大提高工作人員辦事效率和辦件能力。再次,通過系統日志跟蹤監控,有效減少了人工干預的可能,減少交易違規空間。最后,聯合獎懲措施標準化,解決相同主體在不同標的聯合獎懲措施不一致問題。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