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70張照片70個故事 | 非遺傳承人吳名駒:追求極致 創新出奇 讓海南椰雕藝術走得更遠

            >>點擊圖片查看專題<<

              【編者按】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70年,或許在漫漫歷史長河里只是彈指一瞬,但神州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城鄉面貌煥然一新,人民生活日益美好。為此,南海網推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特別策劃——開設“70年·70張照片·70個故事”專欄,廣泛征集70張老照片、70個動人故事,通過光影世界的“時光機”,回首70年間神州大地的滄桑巨變,講述普通百姓的家國情故事。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我精心準備了獻禮作品《才福之囊》——在10枚椰殼古幣上雕刻10句不同的祝福語,表達對新中國的祝福。一晃眼,我從事椰雕工作已有30多年,師傅文傳述的話語至今清晰地在耳畔回響,他告訴我,“你要到外面多闖闖,要走得比我更遠”。我不曾忘記師傅的教誨,要把椰雕藝術傳承下去,發揚光大。

              吳名駒創作的作品《才福之囊》。 南海網記者李昊 攝

              20世紀70年代,我出生在海口市保明村,緊鄰著名的椰雕村富道村,少時趕上了椰雕發展的好時代。上初一那年,我到富道村去玩,目睹了村里唯一掌握全套椰雕技藝的老藝人文傳述揮刀如筆的情景,一個個椰子殼在他手中幻化出栩栩如生、細致入微的立體畫面,從此,我就再也忘不了那刻刀的神奇,對這門手藝著迷不已。

            年輕時候的吳名駒。 受訪者供圖

              我馬上懇請老人收我為徒,老人見我態度誠懇,天賦也不錯,就同意了,我便成了文傳述最后一名徒弟,老人將全套椰雕技藝無保留地傳授給了我。

              成為椰雕老藝人文傳述的關門弟子后,我的創作靈感得以釋放。有一天,我在廠里搗鼓椰殼和雕刻工具時,冒出了一個想法:將村里公廟的一只麒麟形象做成椰雕。這只“麒麟”,成了我的第一件椰雕作品。后來,我把這只“麒麟”拿給了師傅看,他當即肯定了我的天分。不過入學之后,我還是跟其他學徒一樣,從打磨、拋光、點線的雕刻學起。光是雕刻直線、曲線,我就練了將近兩年。

            吳名駒早期的椰雕作品。 受訪者供圖

            吳名駒早期的椰雕作品。 受訪者供圖

            吳名駒早期的椰雕作品。 受訪者供圖

              為了豐富自己的學養,我還自修了繪畫、音樂和其他雕刻種類,包括泥塑、木雕、玻璃鋼雕等。由于技藝還拿得出手,我被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椰雕的代表性傳承人,曾受邀參與制作海南省人民政府為慶祝1997年香港回歸贈送給香港政府的禮品——大型貝雕;還代表海南非遺項目(椰雕)參加上海世博會海南活動周,并在海口寶剛大舞臺進行現場展演。

              在椰雕的手法上,我喜歡創新求奇,時常會在傳統椰雕創作中融入現代藝術,或將椰雕與其他材質結合。我曾創作過一個1尺多高的椰雕花瓶,是用三角形的椰殼一片片拼起來的,花瓶上用貝殼鑲了跳舞人形,得到文傳述老人的贊許。

              2008年時,受奧運主會場鳥巢的啟發,我用一塊花梨木雕刻出得意作品“華鳳還巢”:整個“華鳳還巢”形同鳥巢體育館,有巢有鳥,給人一種展翅飛翔的感覺,寓意北京奧運會如同鳥兒展翅,把中華民族的奧林匹克精神傳向世界。

              吳名駒由奧運主會場鳥巢激發靈感,創作作品“華鳳還巢”。 受訪者供圖

              在創作貝鑲跳舞人形椰雕時,我也遇到一點挫折,萬事開頭難,當耗費心血創作的作品被市場拒之門外時,我也曾想過放棄,想過轉行。但是朋友們的勸說和自己內心對椰雕的喜愛,最終讓我堅持走到現在。如今回想,這一個“堅持”寫滿了艱辛。曾經有幾年,我一直生活在窮困潦倒的邊緣。那時,市場上充斥著大量機械加工的椰雕工藝品,真正的椰雕藝術品卻不受重視,我又不愿意去給人做泥塑、木雕,索性就待在家里獨自鉆研椰雕技藝,好幾次家里幾乎揭不開鍋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2009年,在海南民俗工藝品制作“能人絕活”評選展示活動中,我獲得“海南民間藝術大師”榮譽稱號,一舉成名。

              每一件作品,我都堅持把它打造成“獨一無二、舉世無雙”的藝術精品。這份堅持成本很高——每一張設計圖從布局到修改,再到實際操作,要經歷數月甚至更久。除了主題的確立、不同雕法的組合、局部和整體的協調、椰殼與其他材料的融合運用之外,還要考慮到椰雕作品不同于木雕、石雕,如果按照平面雕刻進行設計,圖案雕刻到圓形的椰殼上會發生嚴重畸變。

              海南省級椰雕藝術傳承人吳名駒在認真雕刻自己的作品。 受訪者供圖

              正因如此,我每一次下刀都小心翼翼:先雕出畫面布局,再逐一對每個部分的細節進行完善,對每一個細節都追求到極致。

              傳統椰雕的珍貴,主要體現在工藝上,雕刻種類主要有沉雕、浮雕和鏤空雕。然而由于材料有限,之前幾百年間,海南椰雕沒有槜卯圓雕。為了豐富椰雕工藝,近年來,我自學研究槜卯圓雕,將這門雕刻工藝首次運用于海南椰雕,并創作出多個精美的作品。

              如今吳名駒在認真雕刻自己的作品。南海網記者李昊 攝

              30多年過去了,我答應師傅文傳述,要讓椰雕藝術走得更遠。這讓我認識到椰雕藝術不能閉門造車,而是要讓更多喜愛的人加入。椰雕作為一門極具海南地域性的藝術,曾是王公貴族的專享,作為椰雕藝術唯一的省級傳承人,我決心要將這門藝術發揚光大。

              在我的心中,許久之前就有一個想法——將自己對于椰雕藝術的想法寫作成書。我想要寫作的這本書,不是一本冷冰冰的“說明書”,而是兼具濃厚的感情與學術性。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與讀者建立心靈契合,鼓勵更多心懷熱愛的人加入椰雕藝術的行列。

              講述人:吳名駒(海南省級椰雕藝術傳承人)

              講述時間:2019年10月24日

              南海網記者 陳望

            南海網版權聲明:
            以上內容由南海網原創生產,未經書面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對上述內容的任何部分進行使用、復制、修改、抄錄、傳播或與其它產品捆綁使用、銷售。如需轉載,請與南海網聯系授權,凡侵犯本公司版權等知識產權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電子郵箱:nhwglzx@163.com.
            責任編輯:章慧
            •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微博

              用微博掃一掃

            原創報道

            精彩海南 新聞早知道 進入欄目
            欄目推薦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技術服務 |  法律聲明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谑薪鸨P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毛卡片| 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国产|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l| 青青青国产精品视频| 97视频热人人精品免费| 国产福利91精品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精品一区| 久久国产免费观看精品3 |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无码 | 色婷婷精品大在线视频| 色妞妞www精品视频|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麻豆 | 日韩免费无砖专区2020狼| 亚洲an日韩专区在线|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系列| 日韩电影手机在线观看|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2021| 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免费|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线看| 小呦精品导航网站|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电影| 最新国产精品好看的国产精品| 精品国产_亚洲人成在线| 国内大量揄拍人妻精品視頻| 热久久99精品这里有精品| 国产精品白浆无码流出| 日韩精品人成在线播放| 日韩在线永久免费播放| 在线视频日韩精品| 九九在线精品视频| 国产福利精品视频自拍 |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有码视频 | 色综合久久综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五月天| 国产精品69白浆在线观看免费| 在线播放偷拍一区精品| 99视频在线精品免费观看6| 国产看午夜精品理论片|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