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10月1日,海南國際旅游消費年活動正式啟動。在接下來的1年時間里,海南將推出上千場活動、眾多優惠以及豐富的旅游主題產品、主題套餐,為國內外游客呈上一桌豐盛旅游消費大餐,助推海南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建設。
南海網推出系列整合,宣傳推介海南國際旅游消費年活動中的13項旅游消費業態,推介海南旅游,敬請關注。
今日推出13項旅游消費業態系列整合之鄉村旅游篇
帶著家人去這些村子轉一轉,或干脆住上兩天,會發現總有一處能讓你的鄉愁得到“詩意棲居”,爬滿牽牛花的鄉舍宅院里支起一張圓桌,遠方的游人與村民圍聚閑坐,推杯換盞間幾杯農家自釀的米酒慷慨入肚……厭倦了快節奏都市生活的人們,越來越趨向于在假日放緩腳步,回到村野田園“偷得浮生半日閑”。下面小編將要推薦的這幾個村落,沒準就有你中意的地方哦~
山尾頭村邊,連片的紅樹林常年綠意蔥蔥。南海網記者孫令正攝
連片的紅樹林常年綠蔭蔥蔥,青磚外墻,花枝小院,既有漁家風情又具江南格調;既可以體驗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詩意,也可以走村串戶感受瓊北漁家生活。這里就是海南省海口市美蘭區演豐鎮山尾頭村。
山尾頭村位于演豐鎮東北約3.5公里處,東臨東寨港,西倚東寨港紅樹林保護區,西至山尾村委會,北與文昌鋪前、羅豆隔海相望,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條件便捷。游客到此可品嘗一下當地特色美食咸水鴨、海膽蒸蛋、沙蟲海螺湯。家庭出游選擇連理枝民宿或枷椗山居都是不錯的。
冬日里的山尾頭村。南海網記者孫令正攝
航拍依池塘而建的馮塘村。海報集團全媒體中心記者袁琛攝
漫步在擁有400多年歷史的馮塘村,橄欖林環繞,鳥叫蟲鳴聲聲入耳,成了鄉村休閑旅游的好去處。馮塘村的房子依池塘而建,在村落附近還圍繞著2500畝茂密的橄欖林,風景別致。
馮塘綠園就位于這片茂密的樹林中,園區以馮塘村為根基、以橄欖園為核心,來到這里,人人都能感受到原始的鄉村風貌。天氣晴好的假期約上三五好友體驗綠道騎行、農事體驗、石塘垂釣、徒步,提到當地美食,像是馮塘飛雞、特色羊肉及橄欖系列特色菜肴都是吃貨們不容錯過的。
馮塘村火山石民居內景。海報集團全媒體中心記者袁琛攝
游客在什寒村參加長桌宴。海南日報記者陳元才攝
什寒這個昔日的偏僻小山村,早已煥然一新,成為海南美麗鄉村建設的典范。
即便聲名鵲起,什寒始終保持著鄉村特有的樸拙粗糲與濃濃人情味。在這里,可以和黎家阿嫂牽手跳起打柴舞,可以在苗族漢子的指導下體驗射弩,更可以慵懶地窩在一角獨享一杯清茶。畢竟,你在院子里喝茶、唱歌,眼前就是成片的稻田和綿延的青山,還有什么能比這更愜意?
什寒村已成為瓊中生態旅游脫貧的成功范例。 海南日報記者 陳元才 攝
空中俯瞰三亞中廖村正在建設中的星空帳篷和花海,格外吸引眼球。海報集團全媒體中心記者 張茂 攝
中廖村是三亞首個美麗鄉村建設試點,自開啟美麗鄉村建設以來,按照“不砍樹、不拆房、不占田、不貪大、不求洋”的原則,真正打造為“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打造出村中田園棧道、中廖花海、星空帳篷、裝配式酒店等特色項目。
湖邊漫步或環村騎行,遠方青山連綿、云霧彌漫,近處的竹籬笆、黎家小屋與妙趣橫生的涂鴉墻相得益彰。在保留鄉村整體建筑風格和山體、樹木原貌的基礎上,中廖村將花海、星空帳篷、裝配式酒店、咖啡屋、兒童樂園等現代化設施一一引入,讓黎族元素與現代氣息渾然天成。
尋一個周末悠然隱居于此,田間作畫,地里采風,看盡月影星光與鄉野趣味,再枕著蛙鳴犬吠聲入睡,大概會讓人頓生出解甲歸田的沖動。
游客在中廖村跳起竹竿舞。南海網記者 葉子青 攝
航拍澄邁縣老城鎮羅驛村美景。
斑駁的石墻、幽靜的古巷,澄邁縣老城鎮羅驛村始建于南宋時期,至今已有千年歷史,是古代瓊島西線的驛站,古稱倘驛。羅驛村位于雷瓊火山世界地質公園西側約十公里處,是典型火山地貌自然環境。村中有兩個水潭,120多間石房圍潭而建,其中36條小巷幾乎全由火山石板鋪就。
羅驛村先后被評為“中國傳統村落”“海南長壽第一村”。農業部公布的2017年中國美麗休閑鄉村推介名單中,羅驛村榜上有名,被評為“歷史古村”。
遠山云霧繚繞,近眼綠樹婆娑,白沙黎族自治縣元門鄉羅帥村坐落于鸚哥嶺大山腳下的白沙第二大隕石坑里,如同一處被山巒環抱、被碧湖云海點綴的熱帶天然大氧吧。
穿過稻田往雨林深處蜿蜒,一條小溪如玉帶般環繞著小山村,幾只水鴨悠閑游弋,偶有蜂蝶小鳥飛舞其間,滿目蒼翠讓人恍如走進童年鮮活的記憶。待到看見情人瀑布如銀河飛流直下時,大可卷起褲腳跳進水中,肆意收獲大自然饋贈的清涼。
到人民公社食堂吃上一頓地道的農家大鍋飯,鄉野田園體驗抓蝦、摸螺,徒步紅坎河谷一覽高峽平湖,那吉跑馬場感受策馬奔騰,或是夜幕時分與黎族同胞圍聚篝火旁載歌載舞……作為白沙第一個打出“旅游牌”的村莊,羅帥村正滿足著城里人對鄉村旅游的全部想象。這里有觀天坑、品茶、游湖、騎馬可供游客玩耍,說到美食就不得不說這里的特色,比如魚茶、野菜、竹筒飯、姜蔥炒雞、撈葉煎蛋等。
鐵匠村(北岸李村)宏偉的村門 記者 楊柳青攝
鐵匠村位于儋州市木棠鎮,從前這里“戶戶有高爐,人人會打鐵”,鐵匠村因此得名。如今,這里卻“人人會手藝,家家有作坊”,當地人民靠著花梨雕刻走上了致富之路。
花梨雕刻的手鐲,椰子殼鏤空的高腳酒杯,火山石造就的磨盤……踏入儋州市木棠鎮鐵匠村的那一刻,便仿佛走進了花梨手工藝品的“大觀園”。綠樹掩映中,一棟棟小洋樓拔地而起,一間間工藝品店鋪臨街而立,花梨清香撲鼻,村里老老少少怡然自得。
定安高林村 海南日報記者 張茂 攝
村子完整地保存了清代傳統建筑風格。張杰 攝影
前有水田,后靠青山,一幢幢清代傳統建筑風格的老宅坐北朝南,七縱三橫的巷道延伸交匯,勾勒出“探花故里”定安縣龍湖鎮高林村的古樸與雅致。入村,一株百年榕樹舒枝展葉,被打磨得幽幽發亮的青石板路在腳下鋪開,牽引著游人一步步尋古探幽。
張岳崧故居、張氏宗祠、“日月井”、古官道、駝峰木雕……高林村里匯聚著鄉村傳統文明的精華,村子四周遍植龍眼、荔枝、芒果、柑橘等果林,昭示著田園風光與鄉土風俗的相交相融。
一步一風景,一景一陶然。
在閑適中體味生活,在舒緩中體味人生。
這么多靚麗的風景,你怎么能錯過?
相關新聞>>>
獨家整合 | 所有女生!3!2!1!海南購物旅游還不快安排?
獨家整合 | 海南海洋旅游有多精彩?滿足你對濱海度假的一切幻想
獨家整合 | 旅游、養生兩不誤!海南康養旅游這些硬核資源你一定要體驗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