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加來農場大堯作業區知縣村部分村民衛生意識差
林中如廁拒建廁所
■ 海南日報記者 張惠寧
“農村改廁是件大事,可是推動起來總是不太順利,難度大。”臨高縣加來農場群工部有關負責人對海南日報記者說,比較突出的難題是群眾的思想意識問題以及資金問題。
據介紹,去年臨高加來農場完成農村改廁400座,今年臨高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半年攻堅戰目標提出,從2019年9月至2020年3月,高質量完成至少21820座農戶無害化廁所建設,確保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不低于95%。加來農場1449戶居民需要新建廁所。對此,加來農場表示任務重、難度大。
9月20日下午,記者走訪了加來農場大堯作業區知縣村。這個村有80戶,其中約30戶始終不肯建廁所。一戶姓王的村民家在膠林旁邊,戶主37歲,家里6口人,孩子大的15歲,小的6歲。膠林旁邊不缺地,但他家沒有建廁所。
“沒錢。”問為什么不想建廁所,戶主反復說沒錢。問及一家人怎么解決如廁問題,他指著膠林說,“去那里。”戶主說家里收入僅靠幾畝辣椒,花錢的地方多,沒錢建廁所。
今年,臨高低保戶、特困戶和貧困戶建廁所,每戶可享受3200元的補助,普通村民建廁所有1600元補助。臨高愛衛辦有關負責人介紹,建好一座規范化的廁所,至少需要五六千元,“如果要里外貼瓷磚,建得好一些,估計得花1萬多元。”
“我可以建起廁所,但我不想建,不想把錢花在建廁所上。”記者走訪村里另一戶鄭姓人家,戶主快50歲歲了,他直截了當地對記者說,他家的房子有幾十年了,還沒有建新房,建廁所干什么?“如果我想建廁所,明天我就可以拉材料回來建,要不要1600元補助無所謂。”在他看來,家就在樹林邊,“隨時可以方便。”
“我們也做了很多工作,但村民的思想認識還不到位,意識不到建廁所的意義。”大堯作業區干部對記者說。(本報臨城9月20日電)
責任編輯:肖秀燕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