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廁所革命”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海南省決定開展“廁所革命”半年攻堅戰,確保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95%以上,力爭實現全覆蓋。南海網推出系列整合,梳理各地推進“廁所革命”的先進經驗,借鑒他山之石,助力海南進一步推進“廁所革命”工作。
“小廁所”里蘊含“大民生”。為了推進廁改順利進行,吉林省出臺了多項專門的實施意見和技術標準,確保改造標準化推進。2019年,吉林省財政投入改廁專項資金3億元,平均每座補助1000元,不足部分由市(州)、縣(市、區)統籌解決。廁所革命,惠民生、得人心,吉林省探索出了一條旅游廁所革命的路徑,成功樹立起了“吉林樣板”。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廁所革命”的吉林經驗。
吉林省“廁所革命”按照政府引導、農民自愿,堅持“宜水則水、宜旱則旱”的原則合理確定了四種改廁模式,有序推進農村廁所改造,并同步實施廁所糞污治理和資源化利用。
2019年,全省農村新建改建廁所30萬戶。一是無害化衛生旱廁。這一模式在全省內重點推廣,具有無滲漏、無蠅蛆、異味少、易施工、成本低、耐低溫等特點;二是水沖廁所。選擇地方財政狀況好、農戶改廁積極性較高、自來水普及率較高、現有房屋滿足施工條件的地方,繼續推廣室內水沖式三格化糞池廁所;三是新建住房室內廁所。結合農村危房改造、“精準扶貧”等工作,在農村新建房屋內規劃建設衛生廁所;四是管網式衛生廁所。選擇經濟條件好、住房集中、村內地勢有一定坡度的村屯,逐步推進地下管網式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徹底實現農村污水處理和廁所糞污資源化利用。
據了解,2019年,吉林省農業農村廳在全省主推的無害化衛生旱廁技術模式主要有三種:微生物降解式旱廁技術、堆肥式非水沖旱廁技術和智能無害化旱廁。
二道白河鎮一個廁所入口正對著的竟然是可以喝咖啡休息的桌椅,一旁還有一個收錢的吧臺,簡直顛覆了人們對廁所的一切幻想,不愧是“廁所革命”。
從“難尋覓”到“處處有”,從“臟、亂、差、少、偏”到“明、潔、好、多、特”,近年來,吉林省旅游廁所面貌大為改觀,給人煥然一新的感覺。有一些公廁還與周邊的自然風景及公共服務休閑設施充分融合到一起,形成了一道生態與人文融合呼應的風景,引來游客連連稱贊。
這處旅游公廁的玻璃皆采用的藍色透明玻璃,每天伴隨著光線及樹影的變化,玻璃上所掩映的景象也在隨之發生變化,而且整體看起來也是非常的干凈、大氣,也難怪很多游客來到這里上廁所,反而先拍起照片來。
在望天鵝景區,旅游公廁的外墻是直接使用景區內現有石頭打造,與周邊樹木、草地和諧地建在一起,用小細節提升游客出行的滿意度。景區根據地勢、水源、游客密集程度等幾個方面因素,在不破壞原有自然植被、總體環境的基礎上,建設不同數量廁位的衛生間。目前所有衛生間都實現了水沖,消除了旱廁。更加特別的是,由于該景區本身是不通水電的,因此在采光和用水方面都獨具特色。“我們有一個集水池來滿足用水的需求;在廁所上方用陽光板作為房頂,利用自然采光;在排污方面,景區有一個日處理量80噸的污水處理池,對污水進行簡單處理,其余的部分拉到長白縣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
廁所內部設施整潔齊備
傳統意義上,廁所只分男女,但是很多游客在旅行時帶著行動不便的老人、孩子或者殘疾人,還有很多嬰幼兒需要換尿不濕等情況發生,所以第三衛生間的建設是十分必要的。它體現出了旅游廁所設計的人性化,讓使用廁所的人能夠更加有尊嚴。
這處公廁外面是一個造型別致的公園,與廁所相連的是一個民俗文化展示的長廊,以及廣場上擺放了幾個小孩子娛樂的工具。對于當地人而言這里是一處休閑娛樂的場所,對于游客而言,不僅是解決方便的地方,累了還可以坐下來休息休息,不得不說這種廁所真的太實用了。
吉林省在旅游廁所建設過程中,嚴把質量,做出精品,充分結合當地生態、文化等元素并融入國際特色等建筑風格設計,形式形態不拘于傳統的建筑形式,并提出景觀構筑物的概念;功能空間靈活布局,因地制宜的蹲位配比及內外空間的交流;充分運用新技術和新手段,注重對生態環境和資源的保護。
一個坑、兩塊磚、三尺墻,是以往農村廁所的真實寫照。從原始的土茅坑到如今自動化的抽水馬桶,從陳舊的土墻土瓦到如今整潔光亮的六面光室內裝潢,村民們享受到了城里人的生活條件。
王明春家干凈整潔的衛生間 張瑤 攝
“在家里(室內)蓋廁所?以前根本不敢想這種事情,資金、技術,什么條件都不具備。哪像現在,可以在家里上廁所、洗澡,不僅方便,還舒適。”79歲的王明春對記者說。
對于這場“廁所革命”給生活帶來的便利,王明春深有感觸。九臺區冬季冰凍期較長,凍土層深度達到1.5米以下,農村的村民們一直使用原始的土廁。
每至冬季,土廁的惡劣環境都會給人們帶來極大的不便。“以前無論冬夏都得在外面上廁所,村里老人多,行動不便,冬天上廁所不僅冷還容易滑倒,發生危險。”王明春說。
這樣的情況自2016年以來有了變化。2016年,九臺區投入財政資金1200萬元,改造2000戶;2017年,該區投入財政資金6000萬元,改造10000戶;2018年,九臺區將“廁所革命”納入《九臺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堅持科學實施廁所改造。目前,九臺區衛生廁所的普及率已由2016年最初的5%上升至2018年的25%。九臺區官方表示,計劃到2020年該區改造完成8.2萬戶農村衛生廁所,推動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和美麗鄉村建設融合發展,同時把改廁工作納入到脫貧攻堅行動中,對農村貧困戶的危房改造和新建住房,全部配套建設衛生廁所。
在糞便集中處理利用方面,吉林鼓勵廁改企業、村集體合作社等參與到后期服務和運營中。吉林省通化縣就在糞便處理利用上做起了文章。每個村都建有堆肥場,采購集中處理設備,把糞液糞渣統一抽取利用起來,為有機農作物種植等特色產業打基礎。
長白山旅游區包括池北區、環山區域等地對于旅游廁所建設和管理投資達到將近2億元,長白山景區希望通過創新舉措與創新技術運用,將旅游廁所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國標桿性樣板。
在創新監管模式上,全國旅游景區廁所信息平臺在長白山正式開通,游客可利用移動互聯網,通過掃描二維碼尋找周邊廁所并進行評價反饋。通過數據分析,長白山可以了解到游客對廁所的哪些方面最為滿意,哪些地方還有待提高,根據游客和市民反映的不足之處,準確把握薄弱環節,使改善工作更有針對性。此外,還可以查看其他景區廁所的游客評價和反饋情況,還可以總結出哪些景區公廁最受游客好評,以及得到游客和市民贊譽的原因,在廁所建設中借鑒先進經驗。
可通過二維碼尋找周邊廁所并進行評價
長白山景區管委會投資了千萬元建設長白山慢行綠道,通過不同主題驛站,打造長白山慢行漫游文化,以“東北人家”服務站為例,其具備了五種不同功能,除了本身作為廁所之外,還開通了自行車服務驛站,提供公共自行車,并配有展示東北生活形態和文化的小型博物館,旁邊種植了大量的牡丹花和美人松,形成了一個小型公園,同時開辟了一塊地方作為市民小廣場,整體的功能性和實用性非常強,把公廁融入自然環境,與公共服務設施結合,使水、林、山、城自然銜接,成為小鎮與自然、生態與人文融合呼應的一道風景,打造一體化的景觀。
廁所外觀簡潔大方
如今,走在吉林省各大景區,游客們再也不必為找不到干凈廁所犯愁。按照國家旅游廁所標準,各大景區根據實際在關鍵節點設置旅游廁所;各地旅游廁所在建設過程中,不僅參照國家A級廁所標準基礎,做到“三有三無”(即有鏡子、有凈手設備、有衛生紙,無異味、無水漬、無雜物),更針對吉林省冬季寒冷的特點,配備了熱水管和暖手機。步入其中,沒有刺鼻的氣味,處處整潔,事事方便。沒有了焦急和尷尬,“廁所革命”助推旅游回歸輕松自在。
在游人如織的長白山天池發現,雖然入廁的游客眾多,但是廁所的衛生情況相對良好,據工作人員介紹,該廁所主體面積200平米左右,每天可以容納游客2萬人左右,已經三年沒有清掏過,廁所使用了創新技術,全程是泡沫封堵式環保循環水沖衛生間,每年節省清掏費用和節水費用100萬元左右,主要通過消化細菌來處理糞便,能有效分解人體排泄物中的纖維,脂肪和蛋白等物質,通過泡沫代替水,將排泄物下沉,并經過地下缺氧池-厭氧池-好氧池-二沉池等多層分解技術,將糞便轉化為無色無味無毒的二類水用于循環沖廁。
這樣的廁所造價大概在100萬元左右,使用的是泡沫封堵式循環水環保技術,這個技術的好處就是可以實現“零污染、零滲透、零排放”,加之環境優美,因此還入選了“廁所革命十大典型景區”的稱號。
在長白山景區及城區看到的每一座廁所從外觀上都各不相同,步移景異的原則是長白山旅游廁所設計的初衷,聘請了北京大地風景和北京土人設計院等景觀設計公司對公廁進行前期的方案策劃,已建成和在建的旅游公廁都不一樣,每個旅游公廁都有自身的特點,景觀與公廁相結合,力爭融入所在區域的自然環境。
高投入、高顏值、高科技、高效率——四個詞勾勒出吉林省旅游廁所革命歷程,也概括出了獨特的吉林特色和吉林經驗。
看這些成功撐起了吉林旅游大臉面的高顏值旅游廁所↓↓
四平市北方巴厘島景區廁所
遼金時代觀光園廁所
長白縣旅游廁所內部
四保臨江戰役紀念館洗手間一角
長白山訥殷古城景區廁所干凈整潔,并且配有第三衛生間
長白山訥殷古城景區衛生間標示牌明顯、清晰
琿春市防川景區蓮花湖旅游廁所外觀
二道白河鎮的一個休閑廣場附近另外一種風格的廁所,從外觀看完全感覺不到這是一個廁所,倒有些像童話世界中的城堡一樣。
敦化市旅游公廁。新華網 薛楓攝
長白山池北區旅游公廁內部陳設。新華網 薛楓攝
長白山將自行車服務站、公廁與旅游公共服務休閑充分融合到一起。新華網 薛楓攝
相關新聞〉〉〉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