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城海口“涼爽夜”蘊藏大商機
■ 新華社記者 柳昌林 劉博
在中國最南端的省會城市海口,白天酷熱,晚風送爽。作為典型的亞熱帶濱海城市,本地居民早已習慣了“晝伏夜出”的生活方式,對夜經濟并不陌生。隨著海南自貿區(港)建設的全面推進,近年來海口市大力發展“夜經濟”,“夜經濟”成為海口打造國際旅游消費中心的助推器。
老街巷變身特色夜市
夜市,點亮一座城,“涼爽夜”蘊藏大商機。2017年起,海口全力推進特色夜市建設,采用老街改造,荒地新建、村企合作等八種形式,市里出政策,企業出資金、管理打造16家特色夜市。
海口市瓊山區忠介路曾是一條擁擠不堪的街道,人車混行。2018年,瓊山區將忠介路旁邊一個老舊菜市場改造成了福地美食街。同時,以此處的一段古城墻作為主要文化元素,對街道外立面重新修整,忠介路也被規劃成步行街。如今,路還是那條路,卻多了更多的煙火氣和文化味。
不僅是忠介路,附近的中山路,甚至是宗伯里的小巷,每天晚上也是熱鬧不已。“忠介路周邊是府城老城區核心區,原本因為交通混亂常年遭受詬病,但如今卻被一個夜市帶火了。”海口市府城街道辦相關負責人坦言,如今在該片區,不僅店鋪的生意更加紅火,而且巷道、街道秩序也比以前好多了。
這些夜市不僅形成規模產業,有小吃、餐廳和特色百貨、游樂設施等項目,而且家家火爆,成為夜海口一道亮麗風景線。
“夜市+旅游”把客留住
海口一年四季如春,旅游資源豐富,一直受到旅游者的喜愛。但由于以往海口夜間游玩場所相對較少,如何留住游客過夜成為一道難題。如今,旅行社已將夜間旅游產品單獨“拎”出來,打造夜間游產品,或精心設計多日游產品中的夜間內容。“夜市+旅游’新模式應運而生。
“我們去年開始嘗試在線路行程中加入夜市游,雖然不是主流,但推出后效果不錯,客人反響很好。”海口民間旅行社副總經理孫國選表示,夜市可以讓游客深入了解當地生活習慣和風土人情,更好地展現海口城市的魅力。
如今,海口夜市城市名片已初步具有國際影響力,海口民間旅行社接待了多個夜市旅游團。新鮮椰子、炒粉、雞屎藤等特色海南小吃,讓來自英國、法國、意大利、德國、西班牙、丹麥等歐洲城市代表團的成員們大開眼界、贊不絕口。
此外,延長景區開放時間、增加夜場活動等新舉措也取得不錯的效果。
提升城市“國際能見度”
去年年底,《海南省建設國際旅游消費中心的實施方案》出臺,方案中明確,到2035年,海南將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旅游消費目的地。海南將打造世界美食中心,鼓勵建設海南特色美食街、夜市街區等。
今年3月,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收到文化和旅游部復函,允許海南在重點旅游區內設置通宵營業的娛樂演藝場所,進一步增加了海口“夜間經濟”掘金點。
今年1月19日,位于海口日月廣場的免稅店正式營業,點燃了不少消費者“買買買”的熱情。免稅店相關負責人張可介紹說,晚上6點至10點為購物高峰期,占銷售額近45%。
今年3月18日,海口國際免稅城項目開工,這讓大家對海口的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建設更加充滿期待。
海口還以國際旅游市場需求為導向,舉辦世界小姐全球總決賽才藝單項比賽、國際戲劇協會70周年慶典、國際沙灘馬拉松等多項國際性文娛活動,讓海口的“國際能見度”不斷提升。
“夜間經濟繁榮將助力城市發展,同時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海南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余升國認為,“夜間經濟”既是經濟發展之道,也是百姓生活中的重要內容。
(原載于《參考消息》8月12日11版,有刪節)
責任編輯:謝軍輝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