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政管理局局長:要像做外科手術一樣精準解決道路積水問題
龍昆溝北排澇泵站將動工建設
主城區多條道路積水有望改善
8月1日,臺風給海口帶來大暴雨,市政排水工人連夜強排道路積水(排水部門供圖)。
南國都市報8月2日訊(記者 胡誠勇)8月1日,受臺風“韋帕”影響,海口20多條市政路段積水,讓海口的內澇問題再次引發廣大市民網友的關注。近年來,海口在治理城市內澇問題上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將如何去治理內澇頑疾?針對這些問題,海口市市政管理局負責人在8月2日下午舉行的媒體座談會上作了詳細介紹。
丘海大道海瑞橋等
6個積水點已改造完成
據海口市市政管理局局長陳積衛介紹,針對下雨積水問題,近年來,海口結合中心城區道路積水情況,開展中心城區16條道路積水點改造工作,這16個積水點均為往年改造后剩下存在難度不易解決的硬骨頭,需從雨污分流、泵站建設、排水分區優化、水系整治等系統層面綜合施措才能解決。
截至目前,海口瓊山大道積水點、濱涯路農墾中學積水點、長濱路永秀花園積水點、海秀路積水點、勛亭路積水點、丘海大道海瑞橋等6個積水點已改造完成,經過幾次暴雨驗證,改造后有效緩解了積水問題。目前正在實施的有南海大道藥谷段積水點、永萬路(國科園段)積水點等2個積水點。
其它8個積水點改造工程正在開展前期工作。其中,龍華路財盛大廈段積水點、大英山西四路積水點已調整列入由市水務集團負責的龍昆溝流域清污分流及排水防澇工程(一期)中推進,海甸島片區積水點列入市水務集團的海甸島片區清污分流及排水排澇工程(一期)中,和平南路(六合大廈段)積水點由市水務集團通過和平路排澇泵站建設解決,濱海西路(南港碼頭段)積水點由高新發控正在開展前期工作,濱海大道海口港段由市城投公司正在開展前期工作。
龍昆溝北排澇泵站準備動工
建成后將改善主城區內澇問題
據了解,海潮的漲落對于海口城區積水有重要影響。龍昆溝受潮水頂托,當水面與路面齊平甚至超過路面時,排水管口淹沒在水位以下,路面積水就難以排到大海去。受此影響,龍昆溝附近龍華西和金龍路交匯處、義龍西、義龍東路、龍華路、廣場路、龍昆北路等多處均容易出現積水,而解決這個難題的有效辦法則是建強排泵站。
據陳積衛透露,目前,龍昆溝北排澇泵站已經開始勘察,準備動工,工期計劃為一年時間,該排澇泵站建成投入使用后,將會對龍昆溝高潮位頂托、海水倒灌導致的龍昆北路、龍華路嚴重內澇積水問題起到很大的改善作用。下一步,將啟動的泵站項目還有鴨尾溪排澇泵站、和平路排澇泵站。
另外,陳積衛還透露,近期,海口還將結合水體治理和生態建設工作,啟動對龍昆溝的清淤項目。
優化排水分區
提高蓄排能力
“我們要像做外科手術一樣精準解決好積水內澇這個問題。”陳積衛介紹,為進一步系統解決中心城區排水防澇問題,尤其是龍昆溝流域(包括道客溝、紅城湖、龍昆溝、東西崩潭、東西湖、大同溝等)等重點區域排水防澇工作,海口市市政管理局組織中規院(北京)規劃設計公司聯合體編制了《海口市重點區排水防澇系統方案設計》。該方案設計按照“源頭減排、過程控制、系統治理”的原則,采取“高水高排、優化排水分區”“水體低水位運行、蓄排結合、源頭海綿化減排”“排澇泵站建設”以及“豎向控制、積水點改造、管網完善”等措施,科學合理解決城區的內澇積水問題,對城區積水情況提出科學預判。
根據《海口市海綿城市專項規劃》對龍昆溝流域的目標要求,針對龍昆溝流域的水安全問題,合理構建源頭-過程-末端控制系統,在源頭地塊采取滲、滯、蓄、凈、用、排等多種措施,統籌源頭地塊海綿城市建設、流域管網系統和超標準降雨防澇系統建設,延緩峰值出現時間,有效應對城市內澇。
中規院(北京)規劃設計公司賴文蔚認為,海口可采用優化排水分區方式,提高蓄排能力。即,將龍昆溝流域調整為3個排水分區,道客溝流域高水高排,經紅城湖排至南渡江;大同溝流域增加八灶排水暗涵,獨立排至龍珠灣;龍昆溝流域面積由28平方公里縮減至8.7平方公里。
責任編輯:王思暢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