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新盈鎮倉米村村民陳小軍:孝老愛親的致富帶頭人
■ 海南日報記者 張惠寧 通訊員 王海洪
“陳小軍孝敬父母,有上進心,是村里脫貧致富的榜樣,所以我們推薦他參加縣里‘脫貧之星’的評選。”近日,臨高縣新盈鎮倉米村扶貧干部李亞遠接受海南日報記者采訪時說。
7月9日下午,聽說海南日報記者要來采訪,陳小軍和父母已經在家里等候。陳小軍的父親陳華忠74歲,母親王不米69歲,二老育有兩子,陳小軍是老小,父母跟著他生活。
王不米說:“兩個兒子都很孝順,我們身體有點不舒服,兒子都會著急地送去醫院。”在陳小軍看來,孝敬父母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幫助他們分擔一些憂愁,增加一些快樂。
陳小軍的妻子曾春英很能干。前幾年,她在鎮上的工地打工,不幸被一臺混泥土攪拌機壓斷了腿,不能再下地干活,全家的生活一下子陷入窘境。2014年他們被納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問起妻子曾春英對父母的關心,陳小軍脫口而出,“‘孝順之星’是給她的,她比我做得更好,前些年我打工在外,都是她在家干農活、照顧父母。”
陳小軍和曾春英以及2位老人,構建了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每個人都努力為家庭作貢獻:陳小軍養了70多只羊,他有事時母親就幫他養;妻子曾春英負責養豬、買菜和做家務,她一年能養幾十頭豬;家里還有兩畝多地,老父親就負責種水稻。
陳小軍家是2015年脫貧的,脫貧靠的是養羊。之前他父母一年也養個十頭八頭羊,但總是掙不到什么錢。“主要是缺技術,再加上家里總是缺錢用,羊養到十多斤就著急賣,賣不出好價錢。”陳小軍說,后來鎮里安排他去臨高縣城學養殖技術。他每天清晨起床,一直忙到傍晚,“一頭羊養一年有50斤重,家里羊越養越多,現在有70多只,一年光賣羊的收入就有六七萬元。”
再說養豬,這是曾春英的主要工作。今年非洲豬瘟影響大,但陳小軍家的豬沒染病。“我們這里防控得比較好,而且前兩月為防疫情,提早賣了一批豬,現在家里還養著十多頭豬。”陳小軍說,曾春英養豬一年也能養個四五十頭,一年下來收入至少有四五萬元。此外夫妻倆還散養了一些雞和鵝。
7月9日16時許,在采訪陳小軍時,他的父母一個說要去放羊,一個說要去水稻地里忙活,先后出門忙碌去了。陳小軍早年就在鎮上建起了房,但父母不愿離開村莊,還住在上世紀50年代建的瓦房里。陳小軍說,他已計劃好,今年要在村里給父母建新房,8月就動工。
“陳小軍脫貧致富的愿望很強烈,而且上進心強。”李亞遠說。
“我最感謝的還是政府幫我學到了養羊養豬的技術,引導我家走上了一條勤勞致富路。”陳小軍說。
(海南日報臨城7月16日電)
責任編輯:肖秀燕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