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京津冀經驗 推動海南自貿區自貿港建設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在京津冀考察中,三省市在功能定位、優勢互補、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都以服務重大國家戰略的“一盤棋”理念,有效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讓海南黨政代表團印象深刻,給海南推動實現“全省一盤棋、全島同城化”帶來了很大啟發。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海南是我國最大的經濟特區,地理位置獨特,擁有全國最好的生態環境,同時又是相對獨立的地理單元,具有成為全國改革開放試驗田的獨特優勢。與國內其他自貿試驗區相比,海南建設自貿試驗區的最大特點就是“全域性”。省委、省政府一再強調要堅持“全省一盤棋、全島同城化”,把海南作為一個大城市來規劃建設管理,正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重要抓手,是加快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重要舉措,也是高標準高質量推進自貿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貿港建設的重要基礎。近年來,我省率先在全國開展的省域“多規合一”改革,大力推進“五網”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區域、城鄉協調發展,都為此提供了有利條件。當前,面對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新要求,面對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探索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歷史重任,必須持續在下好“一盤棋”、協同謀發展上做文章。
下好“一盤棋”,協同謀發展,需要樹立系統思維。海南的土地、海洋、生態等資源優勢突出,具備“更好發展起來”的優勢,但受制于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鄉二元結構突出等問題制約,全省資源價值潛力遠未釋放。這就要求我們具備大眼光,擁有大視野,胸懷大格局,注重發展的系統性、整體性、協調性。換言之,要處理好局部與全局的關系,系統謀劃,整體推進,協調共進,著力打破“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式,破除“單兵獨進”的路徑依賴;要瞄準“指揮棒”,對照“路線圖”,明晰功能定位,明確發展方向,把握好謀劃推進工作的步驟、節奏、力度。比如,抓好項目、產業、園區布局,必須堅決遵循省委、省政府關于“三大領域、五大平臺、十二個重點產業、六類園區”的部署要求,不打折扣,不搞變通。
下好“一盤棋”,協同謀發展,需要強化創新意識。海南自貿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貿港建設,不是島內一時一地的事情,也不是一氣呵成、一蹴而就的事情。促進不同地方、部門協同共進、形成合力,推動不同層級、領域互聯互通、共建共享,關鍵是打破條條框框,打通壁壘、“梗阻”。這要求我們堅持改革為先,下好制度創新“先手棋”,不斷加快破除行政管理、功能布局、資源配置等方面存在的體制機制弊端,在創新協同發展體制機制、完善法規制度、促進資源要素自由流動等方面深入探索。比如,完善政務大數據支撐,促進城市之間功能耦合、深度融合,就需要持續打造數據完整、功能齊備、智能高效的信息平臺。再如,對標國際一流打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針對現實中仍然不同程度存在的審批繁、效率低、辦事難,就需要繼續創新舉措,破除“玻璃門”“隱形門”“彈簧門”。
下好“一盤棋”,協同謀發展,需要注重因地制宜。海南各個市縣的發展狀況不盡相同,資源稟賦各有優勢,發展起來不能搞齊步走,也不能平面推進。實際上,堅持“全省一盤棋、全島同城化”不是說要各個地方整齊劃一地發展,而是鼓勵各個地方根據資源稟賦,在特色上下功夫,形成差異化發展格局,促進區域間分工協同和功能互補。這要求我們立足當地特色,因時因地制宜,因事因勢施策,集中優勢兵力,發揮比較優勢,走出適合自身特色的路子,萬不能一哄而上,盲目跟風;與此同時,還要善于借力用力,學習其他地方的長處,利用其他地方的成果,防止無序競爭,避免重復建設。比如,抓招商引資,如果脫離地方實際,為了一時之利搞同質化競爭或“撿到籃里都是菜”,也許能產生短期效應,但最終會損害長遠利益、整體利益。
下好“一盤棋”,協同謀發展,是一項長期工程,也是一個艱巨考驗。樹立系統思維,強化創新意識,注重因地制宜,統籌謀劃,常抓不懈,久久為功,我們一定能實現更大作為。
相關評論>>>
提高政治站位 強化政治擔當——海南黨政代表團京津冀考察啟示之一
相關新聞>>>
劉賜貴:充分吸收借鑒京津冀先進經驗 全力以赴推進“政策落實年”重點工作
取經京津冀丨北京雁棲湖以會展經濟帶動發展:從京郊后花園到國際會都
取經京津冀| 雄安新區加大“千年秀林”建設和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力度
原標題:下好“一盤棋”協同謀發展——海南黨政代表團京津冀考察啟示之二
責任編輯:許海若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