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京津冀經驗 推動海南自貿區自貿港建設
雄安新區:打造綠色智慧“未來之城”
海南日報記者 李磊 周曉夢
如今,河北雄安新區人氣最旺的地方,要數位于新區起步區的雄安新區市民服務中心,每天絡繹不絕來到新區參觀的游人,都會在中心大門前留影紀念。
這里是雄安新區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的大型成規模建筑群,在這里可以看到未來雄安新區“智慧城市”“綠色城市”的藍圖縮影。雄安,這座承載“千年大計、國家大事”重托的未來之城,開始在這里向世人徐徐鋪展開壯美畫卷。
5月26日,河北雄安新區白洋淀新安北堤木棧道,風景如畫。海南日報記者 王凱 攝
走進這個總建筑面積9.96萬平方米的大園區,由南向北,沿途被綠色樹木圍繞的鋼結構建筑,均采用模塊化綠色裝配式建筑方式。整個園區由公共服務區、行政服務區、生活服務區和入駐企業辦公區四大區域建筑群組成。
作為雄安新區設立以來的第一個大型項目,雄安市民服務中心園區集海綿城市、綜合管廊、園林景觀、智慧園區、能源供給等功能為一體,這里的每一項創新應用,都吸引著世人關注。
雄安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張玉鑫近日告訴海南日報記者,對于雄安這座新興城市,建設之初,在整個城市的定位、功能、理念、格局上都體現了未來城市發展模式,可以說創新融入了整個雄安規劃和建設的基因。
這里禁止燃油車駛入,倡導綠色出行,進入雄安市民服務中心,需要在幾公里外換乘新能源接駁車,幾分鐘一趟,方便快捷;園區道路均由透水磚鋪就,地下分布蓄水池和排水裝置,實現雨水、污水的零排放,形成一個自循環系統,踐行了海綿城市的理念;在雄安市民服務中心園區內,以5G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已落地開花,智能路燈、智慧加油站、人臉識別的無人超市、無人物流車等各種科技創新元素無處不在;此前在新聞上頻繁出現的智能交通和無人駕駛在這里已變為現實。這些創新元素,共同搭建起了“智慧城市”的雛形。
在這座“智慧城市”中,創新不僅體現在城市建設的科技領域,在優化審批流程、提高審批效率,全力打造服務型政府方面,雄安也正積極開展著一系列的創新。
雄安新區管委會公共服務局副局長宋濤介紹,雄安新區全力打造服務型政府,實施“一枚印章管到底”的行政審批創新,314項審批事項可以進駐園區政務大廳集中辦理審批。為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政務大廳還推出了“一門覆蓋”“一窗受理”“一網通辦”和“一幫到底”的服務舉措。
目前,在雄安新區起步區內,大型央企和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等超過百家高端高新企業已經落戶。雄安新區管委會黨群工作部副部長房保國介紹,在雄安新區的建設發展過程中,雄安新區管委會正積極引導創新要素向新區聚集,努力把雄安新區打造成為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創新發展示范區。
(海南日報海口5月30日訊)
相關新聞>>>
提高政治站位 強化政治擔當——海南黨政代表團京津冀考察啟示之一
劉賜貴:充分吸收借鑒京津冀先進經驗 全力以赴推進“政策落實年”重點工作
取經京津冀丨北京雁棲湖以會展經濟帶動發展:從京郊后花園到國際會都
取經京津冀| 雄安新區加大“千年秀林”建設和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力度
責任編輯:許海若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