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萬寧4月23日消息(南海網記者黃祥 通訊員袁宇)“今年3月初,第1批50多畝澳沙地瓜取得近50萬元經濟效益,應該幫助合作社穩定地瓜產量,爭取擴大地瓜種植面積。”“產業發展得好不好,最重要還要反哺到村民。幫助合作社延伸產業鏈,既能增加產值,又能幫助一部分村民就業。地瓜初加工是一個好方向。”近日,記者來到萬寧市東澳鎮四維村委會時,駐四維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隊員正討論如何更好實施產業振興。
四維村人多地少,村里的年輕人大多外出務工。“雖然年輕人外出務工收入穩定,但也促成四維村漸漸‘空殼化’。”駐四維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吳天泰說,要實現四維村鄉村振興,就要重振村內的產業支柱,把流失的人才“喚”回來。
產業振興到底該怎么做?還得結合自家的資源來做。駐四維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隊員馮崇峰表示,2015年,村內成立了萬寧天海藍牧業專業合作社,每年養殖東山羊有近100萬元的經濟效益,“合作社的東山羊養得很好,名氣也大,我們就決定在這方面下功夫。”
為此,吳天泰等人不斷與萬寧天海藍牧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劉名忠交流,最終選擇在鹽堿沙地上種地瓜。2018年底,萬寧天海藍牧業專業合作社第1批50余畝地瓜播下了種子。這批地瓜不僅成本超過10萬元,還將成為帶動東澳鎮43戶175名貧困村民增收致富的扶貧產業。
地瓜種下了地,沉甸甸的責任壓上了吳天泰等人的心頭。“天天思量怎么保障地瓜的產量。”吳天泰說,合作社養殖的東山羊這時便派上了用場,“合作社養殖東山羊產生的羊糞經過發酵,作為種植地瓜的有機肥料使用,效果很好。種出來的地瓜色澤鮮艷,口感細膩,很好吃。
地瓜種出來,只是產業發展的第一步。讓吳天泰等人振奮不已的是地瓜的熱賣。
“今年3月中旬,第1批50畝地產出近20萬斤鮮地瓜,售出近50萬元,經濟效益很好。我計劃注冊‘澳沙地瓜’商標,經營好這個牌子。”劉名忠高興地說,合作社產生的大量羊糞也有了好去處,“羊糞發酵成有機肥用來種地瓜,地瓜葉又可以作為天然飼料,既生態環保又有經濟效益。”
不僅鮮地瓜好賣,由澳沙地瓜初加工制成的地瓜干在網絡上也銷路火爆。“1斤地瓜干能賣到25元,而且還有很多人預訂。”劉名忠介紹,將因個頭太大賣不掉的地瓜制作成地瓜干,反而銷售更加火爆,“不僅解決了地瓜的銷售問題,還延伸了地瓜產業鏈。我們現在已經和??谝患掖笮碗娚唐脚_簽訂了合作協議,澳沙地瓜銷路將更加通暢。今年7月份,我計劃把種植面積擴大到600畝。”
據介紹,制作3000斤地瓜干至少需要10名工人,1天的酬勞是120元。“四維村很多村民都會曬制地瓜干,我們將與合作社探討擴大地瓜干加工,爭取為更多村民帶來就業機會。”馮崇峰說。
澳沙地瓜在網絡平臺上熱銷也給了吳天泰啟示,他表示,下一步將著力在村內培育電商等新業態,通過做大做強村內特色產業,努力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力爭聚集一批特色產業創新性龍頭企業,帶動四維村實現產業升級,通過產業強村讓外出務工的年輕人回村來。同時重視品牌塑造,用優質品牌拓展市場,生產綠色安全農產品,并推動農業多功能拓展,向“農業+”方向發力,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夯實四維村鄉村振興的基石。
責任編輯:鄧麗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