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應急管理廳召開自然災害主題交流研討會議。南海網記者陳望 攝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月20日消息(南海網記者陳望 實習生林鴻桐)2月20日,海南省應急管理廳召開自然災害主題交流研討會議,特邀水利部防洪抗旱減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丁留謙來瓊,就自然災害防治進行經驗交流,并對海南三防應急管理工作提出建議。
水利部防洪抗旱減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丁留謙來瓊,就自然災害防治進行經驗交流。南海網記者陳望 攝
丁留謙介紹,我國突發自然災害包括:洪澇災害,干旱災害、氣象災害,地震災害,地質災害,海洋災害,生物災害和森林草原火災等8種。精準的監測預測預警可以有效減少人員傷亡和損失,是應急管理中最具挑戰性的工作。
丁留謙指出,自然災害致災動因應急可調控性,指的是臨災危急時刻對致災動因的應急調控,以降低災害的范圍和程度。對臺風、地震,無法調控。對火災,有應急滅火手段,但對最初的火源則很難應急調控。“臺風、洪水,避險轉移規模及組織工作量大、成效最顯著。”
丁留謙還和大家分享美國、日本、德國等三個國家自然災害應急管理模式,讓大家了解這些國家的應急管理方法和特點。
“氣象災害是海南自然災害之首位,熱帶氣旋及帶來的暴雨洪澇是最主要的自然災害。”丁留謙分析,海南平均每年受10個熱帶氣旋影響,其中登陸2個,發生頻繁、活動期長、危害最大、損失最重,臺風雨約占全年降雨1750毫米的75%,海域和沿海地區,風災及洪澇災害嚴重。干旱災害年內隨時隨地都可能發生,尤其是冬春連旱幾乎每年發生,嚴重年份造成有些地區人畜飲水困難。
丁留謙認為,海南省的自然災害應急管理任務繁重、責任重大,應理順體制機制。他建議,海南應該建設應急救援中心建設工程、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等9大自然災害防治能力提升工程。同時,還要抓防汛抗旱業務平臺建設,抓緊實現與水務廳有關數據信息的共享,做好業務應用系統的規劃設計和分步建設。
海南省應急管理廳召開自然災害主題交流研討會議。南海網記者陳望 攝
責任編輯:鄧麗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