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鴻文在鳳頭村板栗番薯基地和村民一起勞動。省信訪局供圖
“2019年,我的愿望是幫助鳳頭村引進符合實際、風險小、管理科學的經營項目,打造鳳頭村主導產業,努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站在文昌市東閣鎮鳳頭村文化廣場前,海南省信訪局的駐村“第一書記”劉鴻文眺望遠方,目光堅毅。
鳳頭村是文昌市“十三五”5個整村推進貧困村之一,也是省信訪局的定點扶貧村。2017年7月,劉鴻文被派駐到鳳頭村擔任“第一書記”。從信訪到扶貧,他積極轉變角色,對照駐村“第一書記”的工作職責,結合鳳頭村發展實際,成功帶領該村52名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幫黨建 打造堅強戰斗堡壘
駐村之初,劉鴻文深知,帶領鳳頭村脫貧,必須把黨建工作擺在首位,必須把村黨支部打造成堅強的戰斗堡壘。
為此,劉鴻文一方面積極聯系文昌市委黨校,選送村“兩委”干部到黨建學習班學習;另一方面直接傳幫帶,幫助鳳頭村制定“四議兩公開”、支部黨員民主生活會、“三會一課”等制度。他還積極與全省基層黨建工作先進單位和致富標桿單位——澄邁縣橋頭鎮沙土村聯系,組織村民和村干部到現場觀摩學習基層黨建工作的先進經驗和做法。
如今,鳳頭村黨支部正積極開展“創建先進黨組織 爭當優秀共產黨員”活動,黨建制度陸續上墻,職責意識入腦入心,各類記錄規范有序,支部能力大幅提升,黨員面貌煥然一新。
劉鴻文組織鳳頭村黨員干部到澄邁縣橋頭鎮沙土村學習基層黨建工作的先進經驗和做法。省信訪局供圖
幫民生 落實扶貧幫扶政策
據了解,自擔任“第一書記”以來,劉鴻文帶領村“兩委”一班人積極為貧困戶落實教育幫扶、醫療幫扶、住房幫扶、生活幫扶等惠民生的政策。他還積極協調海南省外國語職業學院投入8萬余元幫助村里建設自來水設施,讓鳳頭村人人都喝上了干凈的自來水。
一系列的惠民幫扶政策,解決了該村貧困戶因學、因病致貧問題,有效保障了他們的住房、飲水安全。此外,劉鴻文還帶領村“兩委”一班人對村容村貌進行綜合治理。2018年,鳳頭村被省住建廳評為三星級美麗鄉村。
現在的劉鴻文,已經完全融入鳳頭村,與村“兩委”干部和群眾相處融洽。村民們一提起他,便會豎起大拇指稱贊。
幫發展 增強內生發展動力
據了解,鳳頭村1273畝耕地中大部分為沙地,村民收入來源依靠傳統種植業、零散養殖和外出務工。生產條件差,導致鳳頭村經濟發展緩慢。為徹底改變貧困狀況,劉鴻文先后深入30多戶農民家中,與50多名村民就鳳頭村的發展深入談心。他鼓勵引導村民將傳統的養雞、養牛等種養殖業進行轉型升級,還組織村民參加省脫貧致富電視夜校的學習。
為補齊產業發展短板,劉鴻文積極引導14家貧困戶與龍頭企業、合作社和致富帶頭人建立合作發展機制,指導鳳頭村成立村集體獨資的文昌鳳頭生態農村有限公司。2018年11月,劉鴻文帶領鳳頭村村民整合22畝零碎土地,通過“公司+合作社”的方式,投入10萬元資金,實現規模化種植新品種板栗番薯。
同時,劉鴻文還充分發揮自身計算機專業優勢,在鳳頭村建立了第一個電商服務站,搭建了農產品“線上線下”交易平臺,村民足不出戶即可銷售自己的農產品。據悉,鳳頭村村集體經濟從零發展到現在擁有資本金近60萬元,年收益近5萬元。
幫穩定 化解基層矛盾糾紛
鳳頭村的村民都知道,只要是涉及村里穩定大局的事,就能看到劉鴻文的身影。
村里有個70多歲的林阿婆,丈夫多年前在某水庫溺亡,相關部門當時答應支付賠償金,后因單位撤銷導致賠償金遲遲未到位。林阿婆找到劉鴻文訴說,劉鴻文多方了解情況后,積極協調文昌信訪部門在合法、合理、合情的前提下,以精準救助復雜疑難信訪個案的名義,運用信訪特殊疑難救助資金,幫助林阿婆解決了生活困難問題。
提到這些,鳳頭村黨支部書記林洪濤總是對劉鴻文贊不絕口:“村民之間有矛盾了,他總是第一時間出面調解,盡力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切實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我們是真心佩服他!”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海口1月9日訊 記者 莊曉珊
責任編輯:郭微微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