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脫貧攻堅已經到了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階段。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全面精準脫貧是全省頭等大事和一號民生工程。
在精準扶貧過程中,海南總結出許多寶貴經驗:“授人以魚”與“授人以漁”相結合,在物質幫扶的基礎上,更加注重激發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將扶貧與扶志、扶智、扶技相結合。為更精準施策、更精準扶貧、更精準脫貧,海南創新推進“互聯網+消費扶貧”行動,搭建“互聯網+消費扶貧”平臺,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先進技術,為全省貧困群眾架設起消費扶貧供需對接的橋梁,幫助全省廣大貧困群眾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
“互聯網+消費扶貧”以互聯網思維和信息化手段,激活了以扶貧助困為理念的消費市場,也以一種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方式悄然孵化著貧困群眾的商品意識、包裝意識和品牌意識,激發了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使貧窮落后的山區農村與現代化的互聯網科技及互聯網營銷理念實現了對接,彰顯了扶志、扶智和扶技的顯著成效。小小二維碼、小小包裝箱、小小手機屏,成為了這篇以互聯網思維書寫的扶貧大文章的生動注腳。
而海南愛心扶貧網的誕生,很快發揮了聚集效應,將全省的扶貧產品集中展示,解決了過去貨源分散的問題,消費者只需登錄一個平臺,就能買到已獲認證的扶貧產品。同時,海南愛心扶貧網還整合了省內現有的農村電商資源,讓電商達人、愛心企業都加入幫扶大軍。更重要的是,海南愛心扶貧網依托主流媒體資源,多形式、多渠道、多角度、不間斷地對扶貧產品進行宣傳推介,發揮媒體驅動的優勢幫助扶貧產品打造品牌,增加了曝光率和知名度。點擊進入查看詳細報道>>
土雞蛋、野蜂蜜、紅糯米酒、原生態紅茶……以前少人問津的貧困群眾農產品藏在“深閨”人未識,如今,經過加工和包裝,變成了搶手貨,成為村民致富增收的新亮點。而在以前,商品意識、包裝意識、品牌意識對于生活在山溝溝里的貧困群眾而言,幾乎沒有任何概念。隨著“互聯網+消費扶貧”的不斷推進,現代營銷理念和互聯網消費理念不斷沖擊著純樸的貧困群眾,同時也以一種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方式孵化著貧困群眾的商品意識、包裝意識和品牌意識。小小的包裝箱,折射出了扶智大成效。點擊進入查看詳細報道>>
二維碼牌子,幾厘米見方,背后是貧困群眾一張張自信的笑臉。透過這些笑臉,可以看到互聯網科技給貧困群眾帶來的巨大變化。自今年10月海南創新推進“互聯網+消費扶貧”后,一枚小小的二維碼,掃出了扶貧大文章。“互聯網+消費扶貧”不僅給貧困群眾帶來了直接的收入,也在改變著貧困群眾的思想觀念,使最貧窮落后的山區農村與現代化的互聯網科技及互聯網營銷理念實現了對接。點擊進入查看詳細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