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寧中興村駐村第一書記李枝慧精準制定幫扶措施,身體抱恙仍惦記扶貧工作
用心用情鋪就百姓脫貧路
-海南日報記者 袁宇
“如果沒有李書記的幫助,我們家肯定沒有現在的幸福生活。”12月23日,萬寧市北大鎮中興村60多歲的貧困村民蘇振芳充滿感激地告訴海南日報記者,“多虧李書記給我講扶貧政策,幫我填寫各項材料交給相關部門。現在我們一家已經住進了危房改造后的新房,患病的妻兒享受到醫療幫扶,日子越過越好。”
蘇振芳口中所說的“李書記”,就是海南省公安廳交警總隊派駐到中興村委會的駐村第一書記李枝慧。2016年9月,有著25年黨齡的李枝慧主動向黨組織提出申請:“我有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派我到基層,我一定能干好工作。”
“李書記不要我們帶,自己開車跑了一個多月,走訪了村里所有貧困戶。”中興村村委會主任吳毓堅記得,李枝慧一到村里,就打印了村里所有貧困戶的信息,然后挨家挨戶走訪,每到一戶就記下致貧原因和打算采取的措施。
吳毓堅說,中興村委會下轄57個自然村,有的貧困村民的住處偏僻,道路泥濘難走,“有時候李書記的車陷到泥里走不動了,就步行去貧困村民家中走訪,等走訪完,最后才找我們幫忙推車。”
身體很壯實、說話時帶著笑、做事很利落,這是李枝慧給貧困村民蘇關生留下的第一印象。
蘇關生今年54歲,因為以前做過手術,做不了重活。“李書記了解我家的情況后,送來了3頭小母豬和飼料,還幫我兒子、兒媳找了工作。”他說,現在除了養豬,就是照顧上小學的孫子,在李枝慧的幫助下,“生活比以前好得多。”
為了消除貧困村民集中收看扶貧電視夜校后回家路上的安全隱患,李枝慧還聯系省交警總隊,給中興村每個自然村都裝了路燈,改善了大家夜間的出行環境。根據不同致貧原因,李枝慧還給每戶貧困戶制定了幫扶措施,并聯系省交警總隊提供資金、物資,幫助貧困村民脫貧致富。
在李枝慧的積極爭取下,中興村引入了光伏發電項目。2018年初,中興村光伏發電項目建成投產,并入南方電網,預計每年發電約12萬度,預計年發電收入10萬多元。
李枝慧說,光伏發電項目前5年80%的收入用于發放給中興村的貧困村民,20%的收入作為村集體經濟收入。5年后,光伏發電項目70%的收入作為村集體經濟收入,用于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30%的收入用于幫扶鞏固貧困村民。
萬寧興芳檳榔加工農民專業合作社也是李枝慧為中興村引入的產業之一。中興村委會通過入股合作社,每年獲得10%的收益分成,以此壯大村集體經濟,貧困村民也可以在合作社打工,一天有120元至150元的收入。
在李枝慧付出真情和汗水的傾力幫扶下,中興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17年,中興村實現整村脫貧,建檔立卡貧困戶92戶378人摘下‘貧帽子’,脫貧軍功章里有李書記一份功勞。”吳毓堅說。
貧困村民的腰包鼓了、笑容多了,李枝慧身體狀態卻每況愈下。2017年,李枝慧多次出現流鼻血癥狀,他以為是上火導致,簡單處理止血后又投入了工作之中。
“其實他有高血壓,每天都要吃降壓藥。”李枝慧的妻子說,李枝慧為了把扶貧工作做實做細,常常整月不回家,“都是我去看他,給他帶降壓藥。”
今年8月26日,李枝慧因為任務回到海口,當晚突然大量流鼻血并吐血,住進了重癥監護室觀察、治療。經過診斷,李枝慧大量流鼻血、吐血均是因高血壓引起,而且腎臟內還有個良性腫瘤。
“最近幾個月感覺李書記越來越瘦,面色也不好。”吳毓堅含淚告訴海南日報記者,令他感動的是,李枝慧在從重癥監護室出來后,還每天給村干部打電話、發微信,關心村里的工作和村民的生活。
11月26日,結束休養的李枝慧第一時間就回到村里。此時他已經駐村2年多了,黨組織重新選派了駐村第一書記前來接替他的工作。
“黨組織選派的新駐村第一書記現在已經到崗了,我會全力配合組織的工作,帶他盡快熟悉、融入中興村,盡我的努力值好最后一班崗。”李枝慧的話帶著濃濃的不舍。
(海南日報萬城12月25日電)
責任編輯:肖秀燕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