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南日報客戶端丨記者陳蔚林 特約記者韓小雨
讓貧困家庭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日前,省教育廳、省扶貧辦印發了《海南省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不斷完善教育脫貧攻堅政策措施,使教育扶貧成為扶貧大兜底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根據《行動方案》,海南將切實加強貧困家庭學生控輟保學工作,確保除身體重度殘疾等特殊原因無學習能力的外,所有貧困家庭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全部入學;擴大貧困地區學前教育資源,確保到2020年,每個鄉鎮、農場場部區至少辦好1所公辦中心幼兒園,人口較多的設立第2所公辦園,60名幼兒以上的建制村都有獨立或聯辦的幼兒園;提升對貧困地區殘疾兒童及留守兒童教育支持力度,建成4所特殊學校,改善現有11所特殊學校辦學條件,完善以特殊教育學校為骨干,隨班就讀為主體、送教上門與特教班為輔的特殊教育格局;構建貧困家庭學生成長關愛網,構建大中小學全覆蓋的教師學生“一對一”或“一對多”結對幫扶體系,建立“一生一檔”關注貧困家庭學生思想動態,讓所有貧困學生生活學習有保障,情感心理無障礙。
為確保貧困家庭學生資助全覆蓋,海南首先將進一步完善教育、扶貧、民政、殘聯等多方聯動的貧困學生就學狀態核查和信息同步共享機制,準確掌握貧困學生的就讀學校、年級(專業)、受資助信息等,摸清教育脫貧攻堅底數;指導各市縣完善市縣教育扶貧特惠性資助政策,嚴格落實國家和省的高校國家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新生入學資助、研究生“三助”崗位津貼、勤工助學、困難補助、學費減免等貧困大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同時,為5個國家級貧困縣試點范圍內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按每生每年800元提供營養膳食補助,為教育扶貧移民學生按每生每年200元提供交通補助。
根據《行動方案》,海南還將充分發揮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的脫貧支撐作用,充分利用職業教育在脫貧攻堅中見效快、實用性強等突出優勢,大力推動職業教育扶貧,對建檔立卡學生實行優先選擇中職學校和就讀專業、優先提供校內勤工儉學崗位、優先提供校外實習崗位、優先推薦就業的“四優先”支持;支持高等職業院校發揮優勢培養農村致富帶頭人,充分發揮各職業院校的技術、科研優勢,采取送訓下鄉、集中辦班、現場實訓等多種形式,開展各類技術技能培訓;繼續實施高等教育招生傾斜政策,保證少數民族預科班(每年120個指標)和本科高校(不少于500個指標)面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使貧困家庭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受優質高等教育。
海南日報記者還了解到,海南還將加快提升農村貧困地區學校辦學水平,通過推進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繼續實施普通高中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加大農村教師培養培訓力度、拓展鄉村教師補充渠道、大力推進貧困地區教育信息化進程等方式,為貧困家庭孩子提供更加公平有質量的教育。
《行動方案》要求,各市縣都要建立市縣領導牽頭,教育、扶貧、民政、殘聯等部門參與的教育脫貧攻堅工作協調制,定期研究解決教育精準扶貧過程中出現的重大問題。同時,結合市縣實際,制定教育脫貧攻堅工作方案,將責任落實到具體人員、幫扶對象落實到具體學生、建設項目落實到具體學校、工作任務落實到具體年度,在政策上重點支持、項目上重點安排、資金上重點幫扶、工作上重點推進。
原標題:海南出臺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方案
責任編輯:鄧麗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