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浙滬經驗推動海南自貿區自貿港建設
強化基層組織建設、保護生態環境、加強社會治理,浙江安吉余村深入踐行“兩山理論”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
浙江安吉縣天荒坪鎮余村村貌。海南日報記者 王凱 攝
他山之石
-海南日報記者 李磊 周曉夢
11月14日下午,海南省黨政代表團赴浙江省安吉縣天荒坪鎮余村考察。
走進深秋的余村,一片片金黃色的銀杏葉在秋天的微風中緩緩落下,村中道路筆直,民居整齊劃一,村民們坐在村中銀杏亭里聊天喝茶,呈現出一片其樂融融的“世外桃源”景象。余村地處天目山北麓,因境內天目山余脈余嶺及余村塢而得名。全村區域面積有4.86平方公里,毛竹山有6000多畝,農田面積只有580畝,是個山多地少的小山村。
正因人均農田數少,曾經的余村通過開山炸石,村集體經濟殷實,但開山對于村里生態環境破壞嚴重,村里成天粉塵蔽日。2005年,習近平同志在余村首次提出“兩山理論”,余村人認識到,這種破壞生態環境的開山采石不是長久之計,當年,余村徹底與開山采石告別,走向一條以休閑旅游為主的美麗鄉村之路。
隨著整體環境和知名度的提升,村民們利用毗鄰長三角主要城市的優勢,創辦農家樂以及旅游公司,全村休閑產業逐漸壯大。目前,余村擁有觀光休閑旅游景區3處,民營企業11家,農家樂則達到了近30家。這個曾經賣石頭的小山村,開始賣起了風景。
“余村十多年的發展中,離不開一個強有力的基層組織。”余村黨支部書記潘文革介紹,在這個強有力的基層組織帶領下,余村目前社會治理有序有效,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相處。連續幾年來,村里保持著零訴訟、零上訪、零違紀、零刑案件、零事故的“五個零”的紀錄。
“村干部對村民反映的問題,及時公正處理,把矛盾盡可能化解在萌芽狀態,‘五個零’的紀錄才能多年保持。”潘文革介紹,在余村,設立有浙江省首個直通村級的社會治理綜合指揮室,此外還有家園衛士、心理輔導室等一系列服務機構,可謂是麻雀雖小卻五臟俱全,在鄉村治理過程中,這些機構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余村定期在村內開展文明家庭、美麗家庭的評比,用標注星級的方式懸掛在每家每戶家門前。
據介紹,在余村,村務公開、所有大事全村人參與,也是該村在鄉村治理時的一個法寶。2005年,余村正式創新使用了班子提議、黨員大會審議、村民代表大會決議的“三步決策法”,以民主協商的方式,全村村民痛下決心,與獲利豐厚但嚴重破壞生態環境的采礦經濟徹底告別。
如今在余村,村民可以借助“村村通”平臺,可通過互聯網查看村務公開信息,村中大事小事全體村民一目了然,村務的公開,也約束了村干部的行為,以至于多年來,余村沒有發生過一起村“兩委”干部違紀現象。
潘文革表示,余村通過強化基層組織建設,在村務民主中實現了“政府歸位、自治到位”,并通過不斷探索創新,大大提高了民主決策的質量,增強了群眾的民主參與效能,才造就了如今的美麗和平安。
(海南日報浙江安吉11月18日電)
責任編輯:韓慧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