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媒體看海南
派發眾多政策紅利 扮演更加重要角色
海南自貿區加速起航
-人民日報記者齊志明 鄭延冰
日前,國務院正式批準設立中國(海南)自貿試驗區并印發了《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標志著中國(海南)自貿試驗區建設進入了實質階段。中央支持海南自貿試驗區建設的政策有哪些看點?將帶來哪些發展機遇?未來在高標準高質量建設自貿試驗區上,海南又將如何作為?在10月29日的政策介紹會上,海南省有關負責人介紹了相關情況。
黨中央明確賦予海南建設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試驗區、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和國家重大戰略服務保障區的戰略定位,與海南自身的獨特優勢分不開。“海南是中國最大的經濟特區,也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要戰略支點,擁有全國最好的生態環境,同時又是相對獨立的地理單元,具有成為全國改革開放試驗田的獨特優勢。”海南省副省長王路說。
《總體方案》給予海南眾多支持政策,涉及外資市場準入、貿易、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人才引進等多個領域。在王路看來,海南建設自貿試驗區將給“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帶來不少實實在在的發展新機遇。
開放領域擴大。《總體方案》明確,將大幅放寬海南外資市場準入,對外資全面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深化現代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對外開放,在種業、醫療、旅游、電信、金融等重點領域加大開放力度。
投資門檻降低。《總體方案》在蔬菜新品種和種子生產、外商投資文藝表演團體、增值電信業務等方面提出取消股比限制、資質要求和審批權下放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實施公平競爭審查制度。
營商環境更優。《總體方案》提出,海南要借鑒國際經驗,開展營商環境評價,在開辦企業、辦理施工許可證、獲得電力、登記財產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
人才引進便利。《總體方案》在提高外國人才工作便利度方面提出一系列突破性措施。
海南省委自貿辦常務副主任孫大海表示,要以自由貿易港為發展目標,高質量高標準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海南自貿試驗區面向的是900多萬海南人民,有望形成更豐富的試點經驗。
5年來,海南省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交出了一份亮麗的成績單。海南省商務廳副廳長榮延松指出,未來,海南省將積極用好國家政策紅利,挖掘自身潛能,奏響自貿區與“一帶一路”建設的“交響曲”。
(原載于《人民日報》2018年10月31日17版本報有刪節)
責任編輯:謝軍輝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