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版面截圖
自貿港怎么建:筑平臺 實產業 招人才——
鄭永年眼中的“新加坡經驗”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本報記者袁琛攝
海南日報記者王玉潔 羅霞
核心提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新加坡是世界知名的自由貿易港,又與海南同為島嶼經濟體,在自然環境、發展條件等方面十分相似。當前,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新加坡建設自由貿易港的好經驗、好做法,有哪些值得我們借鑒?
應省外事僑務辦公室邀請,著名學者、中國問題專家、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6月25日在海口作了“新加坡自由貿易港建設發展對海南的啟示”專題輔導報告,當天報告結束后接受了本報專訪。
鄭永年,這位曾多次到海南參加博鰲亞洲論壇年會等活動的著名學者,多年來一直關注海南發展。在他的視角里,海南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優勢何在,前景如何?
談定位 國家戰略 國際平臺
上個月,一位受邀從北京來海南作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講座的專家,在強調外界對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高度關注時,分享了一個在清華大學內舉行的一場交流活動的故事。那場交流活動的主題是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當天座無虛席,還有很多人站著參與活動,到場的不少人熱情探討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探求參與建設的方式。
鄭永年此次來瓊,多次強調的,與這位專家不謀而合。
“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是國家戰略,要為國家下一步的發展構建起一個大的國際平臺。這個平臺,不單單是海南的經濟發展平臺,更是國家的經濟發展平臺。”鄭永年說。
國家需要這個平臺做什么?鄭永年認為,站在這一高度去思考如何布局、如何建設的問題,對于建設好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很重要。
鄭永年回答這一問題時提到,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在他看來,中國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國際優質資本。要吸納國際優質資本,需要構建大的經濟平臺。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要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國際平臺。
“不光吸引國際資本,還要著力吸引外國技術。”鄭永年說。
海南靠什么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引進外國資本和技術?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國家緣何挑中海南?“從全國來看,海南經濟體量不大,這既顯發展不足,也屬后發優勢。”鄭永年說,中國開放發展不缺政策,但缺政策的深度和力度。在經濟體量不大的海南,可以實施更大力度的政策。同時,海南要充分利用特區立法權,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
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既要在國際國內發展大局中找準定位,也要在世界自由貿易港發展大潮中找準定位。“要結合自身的特點和優勢,想明白要發展什么,有自己獨特的定位。”鄭永年說,海南可以廣泛學習新加坡、迪拜等地自由貿易港以及國內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經驗,加快發展。同時要注重特色發展,形成比較優勢。
“目前,全球自由貿易港發展都在尋求優勢突破。”鄭永年說,與新加坡相比,海南自然資源豐富,農產品貿易等可得到發展。
談路徑 開放發展 做實產業
說起新加坡自由貿易港,大家會想到其全球第四大金融中心等地位,但鄭永年拋出的問題值得深思:新加坡早期的經濟體量不大,何以發展成為全球第四大金融中心、世界重要的電子工業中心?
探尋這一答案時會發現,鄭永年對新加坡自由貿易港發展原因的分析中,包括優越的地理位置、正確的功能定位、強大的政策支持、有力的人才保障等元素,涉及一系列制度創新。比如根據經濟發展形勢,不斷調整關稅政策,以保持自由貿易港的活力;簡化通關程序,使貨物在新加坡境內自由轉移或出口;自由貿易港內的金融自由化水平較高等。
自由貿易港發展離不開產業。鄭永年提醒記者注意這一個事實:“大概每10年,新加坡就要進行一次政府主導的產業升級,直到今天。”新加坡是亞太地區重要的航運中心,金融服務業得到加快發展,科技在新加坡國家發展戰略中的地位逐漸上升。目前,新加坡是世界上最大的電腦磁盤驅動生產國和第五大半導體生產國。此外,新加坡還是軟件業的“總部經濟”所在地,吸引了全球眾多頂尖軟件和服務公司。
從一個小經濟體發展到國際經濟平臺,這為海南的外向型經濟發展提供了可借鑒的發展路徑。鄭永年認為,海南要不斷擴大開放,加大力度推進制度創新,構建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不僅要加大與國內省份的經濟往來,更要成為與周邊國家重要的經濟互動平臺。
“海南經濟體量不大,資源、腹地等條件比新加坡好,借助開放發展,成為國際平臺的潛力無限。”鄭永年說,建省辦經濟特區30年來,海南從邊陲海島發展成為我國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成果來之不易。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是海南發展的重大歷史機遇。
鄭永年提出,自由貿易港建設是一項非常系統的工程,涉及法治、產業、社會環境、公共服務等諸多方面,需要經歷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他建議海南在做細發展規劃后,可以爭取“一籃子”政策,大干一場。
“自由貿易港建設需要科學的頂層設計,沒有好的頂層設計就沒有行之有效的具體政策和行動綱要,沒有解放的思想和強大的執行主體,就看不到好成果。”鄭永年說,海南要通過調研、借助專業咨詢隊伍力量等,做好頂層設計工作。要面向未來,系統謀劃和推進更長時間的發展。“這要求海南對干部隊伍考核體制進行改革,不以半年、一年的成績來考核干部。”
從產業發展來看,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不以轉口貿易和加工制造為重點,而以發展旅游業、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發展現代服務業,關鍵要有服務對象,要積極推動產業發展。”鄭永年認為,海南可以大力發展總部經濟,推進高新技術產業等發展。
鄭永年提出,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可借鑒“新加坡+臺灣”的發展經驗,學習新加坡積極發展環境友好的制藥業、高科技、信息技術等產業,借鑒臺灣高效農業發展。比如生態農業怎么發展、國際旅游消費中心怎么建、高附加值產業怎么融合發展、能否建設亞洲最大的熱帶動物園等,這些都需要以創新理念推進。
“海南發展不僅要‘走出去’,更要‘請進來’。”鄭永年說,海南現代服務業需要開放。當前,海南已出臺政策積極促進總部經濟發展。鄭永年特別提到,早期的新加坡對國際人才的吸引力并不大,依靠“鼓勵外國企業到新加坡設立總部或地區總部”這一舉措,越來越多的外資和國際人才進入新加坡。
談突破 資本和技術跟著人才走
新加坡是一個“請進來”的典型,這個資源匱乏的國家,絕大部分產業、資源都是引進來的。如果一定要給新加坡自由貿易港的成功找一個主要因素的話,鄭永年脫口而出:“靠人才!”
“以前人才跟資本走,現在資本跟著人才走。新加坡政府的‘伯樂相馬’精神值得海南學習。”鄭永年說,新加坡面積不大,資源優勢不明顯,產業優勢不明顯,卻在“請人才”方面下足了功夫,靠不斷升級的產業、日益完善且貼心的社會服務吸引并留住了各類人才。
鄭永年清楚地記得,1996年的新加坡還沒有醫藥產業,但從1997年至今,新加坡的醫藥產業從無到有再到世界領先。“為了發展醫藥產業,新加坡引進了一位很重要的人才,在這位人才的引領下,新加坡醫藥產業逐漸發展壯大。一個占地面積并不大的緯壹科技城匯聚了全球醫藥領域2000多個專家,成為世界重要的醫藥產業中心。”鄭永年感觸很深,他認為,資本和技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引進一個產業發展需要的人才相當于引進一個隊伍。
“即便是引進的產業,也要抓住產業發展機遇不斷進行產業升級,不斷根據產業需求引進不同行業人才。”鄭永年說,新加坡大概每10年就會進行一次產業升級,不斷升級的產業帶動了經濟社會發展,也為人才實現個人價值提供了舞臺。
鄭永年總結道,人才并不是越多越好,適合海南發展需求的人才都值得引進,不必“唯學歷論”。“我有一點建議,想要引進人才,海南要找準產業發展需求,可邀請國際先進的產業咨詢團隊,準確定位產業發展需要什么類型的人才,想清楚人才引進以后能干什么,再依靠全面改善社會生活環境留住人才。”他說。
全世界都在爭取優秀人才。從企業角度來說,優越的綜合營商環境是吸引企業落戶的重要因素;從個人角度來說,完善的醫療、教育、娛樂、養老等服務非常重要。“尤其是頂尖的國際性人才,他們不止是人才,背后聚集的是國際資本。對這類人才,政府要拿出更大的誠意去邀請,帶動海南高附加值產業發展。當然這類人才也更看重社會生活環境。”鄭永年說。
當前,海南正積極實施《百萬人才進海南行動計劃(2018—2025年)》。鄭永年認為打造一群獨具慧眼的“伯樂”尤為重要,設立專業人才引進機構,以經濟社會發展定位來選擇引進人才,服務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發展。“在引進國內外優秀人才的同時,也要注重培養本地人才。”鄭永年說,“百年樹人”,我們要善于引進“師傅”級的優秀人才,再發揮人才“傳幫帶”作用,培養本地人才,多措并舉縮短人才培養時間。
針對本地人才的培養,鄭永年特別提到了新加坡的教育改革,善以專業院校培養專業技術人才,例如培養信息技術、醫藥等行業專業人才積極參與新加坡建設發展。
“擁有經濟特區立法權是海南一大優勢。在人才的協調發展上,建議海南大膽改革,解放思想,用好用足經濟特區立法權,對一些崗位的專業性人才培養采取去行政化的方式,為部分專業人才的發展提供相對自由的空間。”鄭永年說。
(本報海口6月26日訊)
本報記者采訪鄭永年。省外事僑務辦公室供圖
鄭永年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
鄭永年是國際著名的中國問題專家,長期從事中國內部轉型及對外關系研究,曾創辦英國諾丁漢大學中國政策研究所,在《比較政治研究》《政治科學季刊》《第三世界季刊》等國際知名期刊上發表多篇論文,是“當代中國研究叢書”“中國政策叢書”《國際中國研究雜志》的主編。鄭永年還是一名學術活動家,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中國農村發展與民主項目中擔任顧問,多年來擔任香港《信報》和新加坡《聯合早報》專欄作家,就中國改革與發展多個領域為我國各級政府提供政策建議。
融媒·延伸
從新加坡的經驗來看,
自由貿易港建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海南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
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
有哪些優勢?
視頻:鄭永年談新加坡自貿港建設
相關新聞>>>
責任編輯:謝軍輝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